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心鄉之路》系列023-學過獨處的生活

台灣捷報/嘉義-蔡孟宗 2024.06.14 23:26

文/見毓法師 (法聚書院) 攝/蔡孟宗(法諄) 影像顧問
一張照片 一個心情 一個故事

▲圖說:【獨處】其實,獨處只是一種生活狀態,並非等於無親友或孤癖。
20240520 攝於 中央廣場遊戲區(圖/蔡孟宗攝)
▲圖說:【心靈修持】深度的心靈修持,都是需要在絕對的寂靜孤獨中完成。
20240520 攝於 中央廣場遊戲區(圖/蔡孟宗攝)

人生到最終的日子,恐難免要面對獨處的生活,當個獨居老人!每個人都可能有一段獨處的日子,或長或短,無可迴避。但有些人認為「一個人」,就是很可憐、沒朋友、長夜漫漫好寂寞。當然人生最佳的狀況是,能找得到好友偶而一起熱鬧,也能安於一個人的時光,在家寫寫書法、畫個畫、看書,享受一個人的清歡。

其實,獨處只是一種生活狀態,並非等於無親友或孤癖。

有道是:「低質量的社交,不如高質量的獨處。」其實,獨處是一個人最好的增值期,與其混在不適合自己的圈子中奉承取暖,不如一個人靜默閱讀、禪修,或做喜歡的事,或培養新的興趣,拓展新的視野等。利用獨處的時間為自己進修增值,生命將會更有質感。

距離人生盡頭前,若無意外,我們還有漫長的幾十年!最終我們都將變成獨居老人,所以學會獨處,成了必備能力,愈早學會愈好。尤其當心靈空間雜亂無章時,就是該獨處為自己打造一個不被打亂的時空,沉澱一陣子。保持心靈井然有序的寧靜,也是緩解壓力、釐清思緒的良方。深度的心靈修持,都是需要在絕對的寂靜孤獨中完成。

有固定獨處靜坐的人,內心的平和寧靜,即是最好的養生,心靈也會更強韌健康。獨處時只有你和自己,不用再疲於應對煩雜的人際關係,有時間消融日常的煩瑣,思考整合自己所遇到的事。安於獨處,也是培養自己獨立的生活能力,畢竟每個人都是究竟孤獨的!

▲圖說:【強韌與健康】有固定獨處靜坐的人,內心的平和寧靜,即是最好的養生,心靈也會更強韌健康。
20240520 攝於 中央廣場遊戲區(圖/蔡孟宗攝)
▲圖說:【心靈的寧靜】保持心靈井然有序的寧靜,也是緩解壓力、釐清思緒的良方。
20240520 攝於 中央廣場遊戲區(圖/蔡孟宗攝)

The post 心鄉之路》系列023-學過獨處的生活 first appeared on 台灣捷報.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