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刺心切骨》 勇奪金馬創投「臺北文創劇作獎」 電影角逐水晶球獎

互傳媒/ 2024.06.14 07:31
▲曹佑寧(右)、劉修甫聯袂主演之新片《刺心切骨》入圍捷克卡羅維瓦利影展官方競賽。(圖片提供 / Pōtocol)

【記者 林郁芯/台北 報導】歐洲最具影響力的電影盛會之一,第58屆捷克卡羅維瓦利電影節日前公布入圍名單,2023金馬創投【臺北文創劇作獎】得獎作品《刺心切骨》入選官方競賽單元,將與其他11部國際電影一起角逐最高榮譽水晶球大獎(Crystal Globe)。

▲《刺心切骨》是導演劉慧伶(右)首部劇情長片,創作靈感源自親身經歷和真實社會案件。(圖片提供 / Pōtocol)▲《刺心切骨》是導演劉慧伶(右)首部劇情長片,創作靈感源自親身經歷和真實社會案件。(圖片提供 / Pōtocol)

《刺心切骨》由台灣、新加坡、波蘭三國合製,是新加坡導演劉慧伶又編又導的第一部劇情長片,台灣新生代演員曹佑寧、劉修甫首度搭檔飾演兄弟,透過「擊劍」這項考驗智力、體力的運動,帶出一個單親家庭中,母親與兒子、弟弟和哥哥之間錯綜複雜的糾葛與心結,劇情寫實有張力,夾雜懸疑、驚悚轉折直指最幽微的黑暗人心,之前在2023金馬創投會議中已先獲得【臺北文創劇作獎】肯定。

劉慧伶曾為新加坡擊劍國家代表隊效力六年,退役後轉而專注於電影創作。2015年,她受到一宗社會事件的啟發,開始撰寫電影《刺心切骨》的劇本。劉慧伶巧妙地將她最擅長的擊劍運動設定為劇情發展的重要觸媒,透過這個故事誠實地反思了自己與自閉症哥哥之間的手足關係。

電影中,弟弟在面對患有情緒障礙的哥哥時,經歷了埋怨、不解和心疼等情感,這些也曾是劉慧伶真實的感受。她表示,這部極為私人的電影能夠入選卡羅維瓦利水晶球競賽單元並進行世界首映,我感到非常榮幸,也希望《刺心切骨》的故事能感動世界各地的觀眾。

2007年創立的金馬創投會議,成為台灣影視發展的重要推手,至今已促成上百部電影和劇集問世。臺北文創自2014年起,首度以企業型基金會的形式投入編劇人才培育,並於金馬創投會議設立「臺北文創劇作獎」,提供獎金、宣傳等資源,積極助攻原創華語劇本創作。

歷屆得獎作品在國內外影展中均有出色表現,包括《刺心切骨》在內的多部優秀作品。例如,金鐘導演蘇奕瑄執導的首部劇情長片《青春並不溫柔》;張書瑋執導的台灣首部以「拉力賽」為背景的電影《我和我的賽車老爸》;張作驥導演榮獲2021亞洲電影節最佳影片獎的《那個我最親愛的陌生人》;以及趙德胤導演勇奪2016威尼斯影展「國際影評週最佳影片」的《再見瓦城》等,均顯示了「臺北文創劇作獎」對於華語電影創作的重要推動作用。

臺北文創總經理劉麗惠表示,華語電影近年來百花齊放,深受國際影壇矚目,而台灣擁有自由的空氣與創作環境,無疑是世界觀看華語電影最重要的窗口。這吸引了來自各國、渴望將引人入勝的故事拍成好電影的創作者們。劉麗惠強調,串聯跨國人才共同完成的《刺心切骨》正是華語電影原創力的最佳體現。

劉麗惠說,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則能走得更遠。臺北文創與金馬創投合作設立【臺北文創劇作獎】是我們支持華語電影的一份心意,很榮幸能在《刺心切骨》衝刺國際的路上陪跑一段。這項獎項顯示出臺北文創對於培育原創華語劇本及推動華語電影走向國際的堅定承諾。

《刺心切骨》在卡羅維瓦利電影節完成世界首映之後,接下來將進行全球發行,預計2024年底前在台灣院線上映。

 

新聞圖片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