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校園至社區,農場至綠色餐飲 高雄農業局推進食農大聯盟

焦點時報/焦點時報 2024.06.14 20:43

【焦點時報/記者張淑慧 報導】高市府於昨日(6月13日)召開第一屆食農教育推動會第2次委員會議,擔任召集人的市府副秘書長陳盈秀指出,食農教育雖有『教育』」二字,但對象不限於學子,而是全體市民,涉及的對象多元,本年度針對高雄市的重要食農議題,邀集專家學者共商實踐策略,透過跨領域合作,以及從生活角度切入兩個方向,擴大溝通與宣傳,讓市民對食農教育更有感。

在食農推動委員會前,農業局舉辦的兩場食農教育策略工作坊,第一場為「ESG浪潮來襲—綠色餐飲與生產者協力策略工作坊」。工作坊在梓官區舉行,來自高雄市區的餐飲夥伴與友善環境生產者、高雄餐旅大學、市府農業局及NGO工作者等,討論永續飲食及ESG趨勢的合作方式。

面對外食趨勢,如何實踐綠色飲食與因應友善環境食材供應不穩定,是主要問題。高餐大劉秀慧老師建議,綠色餐廳能透過溯源、認識生產者等方式掌握食材來源,並在空檔教導消費者烹煮及認識食材。李法憲提出,面對氣候變遷與農人口減少,生態多樣性生產是解方,且期待與餐飲業者共同努力,串聯綠色友善餐廳的消費者。

5月21日,「共譜全民食農教育協奏曲—社區食農教育推廣策略工作坊」在大樹區農友種苗公司舉行。與會的60多位工作人員來自社區照顧服務機構、營養師和社工,他們共同探討如何擴大社區食農教育的推廣。大家認為食農教育與「吃」有密切關係,並重視動手做,結合長者的生活經驗和健康需求,適合與長者照顧和服務工作結合。社區食農工作坊使來自醫療、社福、農漁會系統和民間部門的夥伴更了解各部門的資源,例如衛生局社區營養推廣中心提供的培訓課程、營養師提供的營養諮詢服務,以及社區關懷據點和農漁會綠色照顧站的申請服務。

本次食農教育推動會也針對第一屆高雄市食農教育傑出貢獻獎獎勵計畫進行討論,高市府將配合首屆國家食農教育傑出貢獻獎的初審作業辦理第一屆高雄市食農教育傑出貢獻獎選拔,邀請個人及團體,包含法人團體、民營事業、學校及幼兒園、機關及公營事業機構、社區等單位踴躍報名,入圍者不僅能獲得獎金及獎座鼓勵,亦能代表高雄市參加國家食農教育傑出貢獻獎的複選及決選,爭取屬於高雄的榮譽。

農食產業鏈從產地到餐桌的過程,包含生產、加工、銷售到送上餐桌享用,都是食農教育的重要環節,市府副秘書長陳盈秀強調,食農教育需要各部門的投入,高市府從去年開始進行跨局處分工、擬定高雄市食農教育推動計畫與關鍵績效指標,並透過半年期的進度填列檢核,致力於食農教育業務的橫向溝通及常態推廣,也期盼市民及單位團體都能從不同的角色參與及支持,讓高雄市的食農教育得以紮根深化,促進市民健康與高雄市農產業的永續發展。(圖/ 記者張淑慧 翻攝)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