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斯里蘭卡強帝瑪法師蒞臨慈大 進行國際交流座談

慈善新聞網/ 2024.06.14 09:02

  斯里蘭卡強帝瑪法師(Ven. Dr. Bodagama Chandima Nayaka Thero)在明法法師、楊銘欽師兄賢伉儷、李沛樹師兄等一行人陪同下,蒞臨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並以「佛法的信仰與實踐」為題,進行國際交流講座。

  強帝瑪法師現為斯里蘭卡龍喜國際佛教大學(Nāgānanda International Buddhist University)的創辦人,並在斯里蘭卡佛教界享有崇高地位,被尊稱為「國師」、「法王」。他於1957年2月3日出生於斯里蘭卡南部Uva省Monaragala區Tanamalwila縣的Bodagama小鎮。自11歲進入國王寺接受佛教教育起,強帝瑪法師便展開了其佛教學習和修行之路,最終於1986年獲得佛教碩士學位。1989年,到台灣教導靜坐禪修,於1999年7月創辦「原始佛法三摩地學會」,長年致力於佛教教育與人才培養。

  在講座中,強帝瑪法師分享了佛法的核心思想,強調心靈修養的重要性。他指出,佛教的根本在於去除心中的貪、嗔、痴、慢、疑五毒,並倡導大慈悲心和智慧。他說:"開悟就是拿掉心中貪嗔痴慢疑,從而開始弘揚佛法。幫助他人的同時,也要修心,所以要發大慈悲心,佛教教慈悲和智慧,大乘佛教也是如此。"

  強帝瑪法師強調,比丘尼教育在佛教中占有重要地位。自佛陀涅槃236年後,阿育王便派遣其妹妹到斯里蘭卡剃度500位女眷為比丘尼,斯里蘭卡由此成為中國、越南等國比丘尼剃度制度的發源地。如今,斯里蘭卡境內已有5700多位比丘尼,法王也創立了沙彌尼學校,目前有80多名學生,最小的僅7歲。

  在講座中,法王還介紹了2020年創設的龍喜國際佛教大學。該大學建於佛陀第三次到訪斯里蘭卡弘法的卡拉尼亞地區,致力於復興納蘭陀大學的教育理念,並傳揚上座部、大乘和金剛乘佛法。目前,該大學有1000多位學生,其中包括100多位比丘尼,提供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旨在培養現代社會所需的佛教領袖協助解決當前各種社會矛盾。

  法王分享了佛教的簡單而深刻的智慧:"我們的心每天都被污染,總是只顧著照顧身體,沒有照顧心,這會產生貪、瞋、痴、慢、疑。心才是最需要照顧的,要每天觀想,例如《慈經》祝福自己和他人。心定則外表清淨莊嚴,因為心中無煩惱。"

  法王指出,斯里蘭卡的佛教教育從小做起,一年級到九年級都要讀佛教經典。每個星期天,約有300萬名兒童到寺廟讀佛經,每個月圓日,全國上下都到寺廟進行八關齋戒。斯里蘭卡人相信家裡只要有一個人出家,全家都可以升天,因此許多人小時候便出家。

  會後,與會者踴躍發問。林建德所長詢問斯里蘭卡對非佛教徒的態度,法王回答說,在斯里蘭卡,無論宗教信仰如何,人人平等。陳盈絢師姐則詢問斯里蘭卡是否有三法印及當地的社會治安狀況,法王表示,斯里蘭卡同樣有三法印和十二因緣等佛教教義,但也面臨現代社會的各種問題。鄭凱文老師分享了他首次訪問斯里蘭卡的感受,並詢問佛陀舍利的真偽及意義,法王回應說,斯里蘭卡有全世界最大的舍利塔。印度毀佛期間許多文物都被送到斯里蘭卡,而且都有碑文或歷史記載,都是真的。整個講座在法喜與溫馨的氣氛下圓滿結束。

撰文/呂錦淑;攝影/慈濟大學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