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專欄】歐洲議會極右勢力抬頭 牽動德法政局走向

銳傳媒/張正修 2024.06.12 08:27

 

在比利時布魯塞爾所舉行的歐洲聯盟(EU)高峰會議上,法國總統馬克宏時常被批評為愛出風頭,喜歡吸引人們的注意力。

9日晚上的馬克宏毫無疑問地成功吸引了眾人目光,只是這不見得是以他所期望的那種方式會成功。

在歐洲議會選舉的計票仍在進行的時候,馬克宏已經佔據了新聞頭條的版面。在法國,極右民族主義者大敗馬克宏是預料中的事。但是,他決定解散國民議會(下院)的決定卻令人震驚。去年在上院選舉大敗之後,馬克宏曾暗示可能解散議會,但他在現在這個時刻做出這樣的決定,幾乎沒有人能預料到。

[caption id="attachment_64768" align="alignnone" width="905"] 馬克宏宣布解散國民議會/擷自X畫面[/caption]

這是一次極大的賭注,而且是他在處於弱勢地位之下所做的賭注。馬克宏稱自己是「中間主義者」、是「熱情的歐洲人」。但是,在6月30日和7月7日分兩輪進行的選舉結果,馬克宏是很有可能不得不與一位來自歐洲懷疑論者的極右政黨的總理共事。

馬克宏的長期對手勒龐(Marion Anne Perrine Le Pen)在6月9日宣佈,她的極右政黨「國民聯盟」已準備好執政。在法國,總統擁有最大的權力,但總統和總理分屬不同政黨的情況曾經發生過。但是,如果新總理是來自極右政黨,那將是法國的首次。

勒龐近年來透過政治運動範圍的擴大來吸引更多的人,同時她努力緩和其激進主義者的形象。勒龐及其支持者希望將此次在歐盟層次之選舉的重大勝利(「國民聯盟」所獲得的票數超過馬克宏的中間派政黨「復興黨(Renaissance)」兩倍以上)轉化為在法國國會選舉中的大躍進。如果成功的話,勒龐希望在不久能讓自己或她的「門徒」——擁有人望和才華的28歲黨魁喬丹·巴德拉(Jordan Bardella)——更接近總統的寶座。勒龐此前多次在總統選舉中失敗,而下一次總統選舉預計在2027年舉行。

[caption id="attachment_57436" align="alignnone" width="1090"] 德國右派政黨「德國另類選擇黨」(AfD)席次增加/擷自 AfD電視畫面[/caption]

回到此次的歐洲議會選舉來看,在歐盟的多個地區,極右派和民族主義右派勢力崛起。而其崛起的背景是選民對移民問題、通貨膨脹和重視環保的改革成本等問題不滿。但是,這些右派政黨能對未來的歐盟政策會產生多大的實質影響力?仍然不是很明朗。審議、修正、議決歐盟法律的歐洲議會,其過半數的席次仍然是由中間派政黨所佔據。

要對歐盟政策產生影響,極右派需要在整個歐盟團結並加強其影響力,但這並非易事。極右派在各國的優先事項並不相同,例如對支持《與俄羅斯對抗的烏克蘭》的問題等,就存在著根本的分歧。

涉及所有歐盟市民的生活的問題當中,極右派對「環境改革」的影響顯而易見。歐盟長期以來,致力於在氣候變遷方面要成為世界領導者,而這是一個涉及數兆歐元的優先課題。但是,在此次歐洲議會選舉中,重視環境政策的「綠黨」一口氣失去了20個席位。新的歐盟環保規則要求購買新型的住宅暖氣系統和低污染排出的汽車,但對於面臨生活成本上升的歐盟納稅人來說,他們對此越來越感到不安,甚至要對之進行反抗。歐盟各地的農民批判這些環保規則不公平,破壞了他們的生計,並展開了大規模的抗議活動。

極右派利用這些不滿,將自己定位為人民的代言人,對抗歐盟以及各國政府中的「遠離現實的精英們」。結果,在即將進行歐洲議會選舉之前,包括農藥規制在內的多項歐盟環保規則被加以緩和或被加以撤回。這些「綠色目標」被加以削弱,就可能暗示出未來的發展。

最後要思考的一點是,如果要準確預測民族主義右派在未來的歐盟中會發揮多大的力量或是不會發揮力量時,貼標籤有很多是不會奏效的。部分極右民族主義者為了吸引更多選民,向主流派靠攏。同時,中間偏右的政治家們為了保住支持者,在移民和環境等議題上一個接著一個去模仿極右派的言論。

從整體上來看,此次歐洲議會選舉中,中間偏右政黨是獲得了最多的席位,而且也增加了最多的席位。但是,這樣的標題在媒體上可能會看不到。與《討論極右派崛起的話題》相比,談論中間偏右派的勝利並不那麼吸引人。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