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弘揚佛法、廣利眾生 開山41周年守護生態之路堅定前行

勁報/ 2024.06.12 23:36
新聞圖片

 

▲心道法師(右5)參加宗教領袖高峰會,與各宗教領袖好友交流「靈性覺醒」的理念與推廣。(圖/ 靈鷲山佛教教團提供)

 

【勁報記者羅蔚舟/桃園報導】
6月23日是靈鷲山佛教教團開山41周年,開山住持心道法師與四眾弟子致力弘揚佛法、廣利眾生,推廣「靈性生態」理念;靈鷲山有原始的森林風貌,有海天一色的壯闊景觀、也有依循自然、共生建造的殿堂,生日當天,邀請大家到靈鷲山踏上靈性之旅,感受自然找回靈性,歡喜同慶周年!

 

▲靈鷲山弟子們每年舉行「大悲行腳」活動,用〈大悲咒〉祝福地球平安,自然生態永續。(圖/ 靈鷲山佛教教團提供)

 

心道法師倡議「一即一切,靈性即生態」,主張靈性是一切的根本,地球上每個生命體息息相關,人類與萬物是夥伴關係,必須尊重自然與土地, 共創萬物共生和諧。參加阿布達比宗教領袖高峰會時,向國際呼籲「靈性覺醒、守護生態」。弟子們也用大悲行腳、淨灘植樹、提倡素食、減碳的環保市集等具體行動,證明「靈性生態」是生活的實踐。

 

▲透過舉辦環保市集,向大眾推廣素食、減碳等九大生活主張,在生活中輕鬆落實「靈性生態」理念。(圖/ 靈鷲山佛教教團提供)

 

周年活動前夕,靈鷲人同心募集齊誦《普門品》,周年慶當天舉辦共修法會,凝聚虔誠的慈悲心念,為地球母親獻上真摯的祝福;開放線上消災牌位,祝福自己和身邊所愛。向地球母親Say Thanks大朝山,在虔誠跪拜頂禮中感恩大地,從每一步、每一個頂禮開始,治癒地球母親的傷口。用祝福祈願萬物和諧、靈性回歸、生態永續。

 

▲靈鷲山認養福隆、石碇兩處海灘,每月舉行淨灘活動,與各單位攜手合作,共同為保護海洋環境盡一份心力。(圖/ 靈鷲山佛教教團提供)

 

41年來,靈鷲山完成自然生態演替,成為獻給地球的一座「靈性即生態」道場。道場內的建築依循著與自然共生的法則而建造,體現對自然萬物的「尊重、包容、博愛」。23日邀請大家探訪聖山殿堂巡禮,感受佛法與大自然。森林禪堂體驗禪修,聆聽內心的寧靜;佇立十一面觀音前,感受佛法慈悲廣闊無邊;在開山聖殿與祖師殿,追尋法脈的源頭;探訪法華洞,體悟心道法師當年閉關的願力。

 

▲靈鷲山常住法師與信眾參與竹北新月沙灣植樹活動,用行動守護海岸線生態,也為地球種下希望。(圖/ 靈鷲山佛教教團提供)

 

靈鷲山以「慈悲與禪」立宗風,不離初衷開展志業,用踏實堅定步伐,關懷眾生、守護地球,走出一條生命和平、靈性生態之路。23日,邀請大家到靈鷲山上,透由參與開山周年活動,認識、理解靈鷲山,更期望您一同加入實踐「靈性生態」的行列。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