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換位思考、縝密布局 勾畫百變辦公空間 專訪:【之餘設計】

台灣產經新聞網/動能開啟傳媒有限公司 2024.06.12 00:00
新聞圖片

本文由OPEN編輯部撰寫

 

藉迅速到位而不失細膩的全面服務打響名聲的 之餘設計團隊,在訂下發展方向後,首次接受OPEN團隊採訪。談話期間,他們不僅大方分享公司創立時的精采故事和背後秘辛,更與我們細述經營至今的心路歷程,以及如何活用旗下設計師們的強項,於室內設計界樹立「商辦行家」的鮮明形象!

 

 

之餘設計 李宜家 設計總監

 

具海外留學背景的李宜家總監,憑藉就學時獲得的豐富設計知識,從零創立個人品牌「之餘設計」,團隊抱持為每位空間使用者著想的縝密心思,提供自選址、風格、機能乃至風水配置等精細規劃,為人們打造一件件全面貼合所需的理想場所。

 

 


(圖)之餘設計作品《Synergy》

 

追求美學 踏上設計之路

 

「李總監一向對藝術相關領域很有興趣。」提及最初進入業界的緣由,之餘團隊直言,李宜家總監對於「美」有一套自己獨特的見解,過去遠赴海外就學就是研讀設計相關科系,且國外大學科系不分細項的特色,也讓她身懷建築、室內設計等多項專業知識,「歸台後,總監發覺室設在設計行業中較貼近大眾生活、也更容易推廣自身美學,便正式踏入室內設計界。」

 

然而事與願違,起初就職並非一帆風順,多次輾轉於各處工作後,李總監在丈夫的建議下決定自行創建品牌,與此同時,她也迎來孕報的喜訊,面對必須挺著大肚子四處奔波的辛勞,總監卻絲毫不喊累,反而鍥而不捨地持續接洽業務,進一步造就驚人業績。

 

「很多人開玩笑說,大概是所謂的『子來富』吧!不過我們很清楚,這都是總監辛苦換得的成果。」之餘團隊爽朗地笑道,不忘感謝李宜家總監創業時期的付出,不但為甫成立的「之餘設計」開創眾多客戶和市場,也充分展現她對設計的毅力和熱愛。

 

 


(圖)之餘設計作品《板橋星和醫美》

 

多元商空 鑽研各式需求

 

之餘設計步入軌道後,除了承接基本的住宅項目外,其依隨各場所迥異需求精準打造的商業空間,深受廣大業主信任、喜愛,對此,之餘設計團隊透露箇中原因:「無論對方行業為何,我們擅長透過換位思考,站在客戶的立場去預想未來可能所需,進而提供令人們滿意的服務。」

 

「以近期的案子來說,醫美有持續變多的趨勢,它的要點可分成兩項:風格與機能。」團隊解釋,醫美客群多為追求美麗的女性,因此,塑造品牌第一印象的室內整體風貌,是吸引訪客非常重要的一環,「至於功能方面,考量醫療場所有許多專業器材,我們會跟業主多次溝通,按照不同設備的大小及迴轉半徑,規劃電壓合適的電路與寬敞動線,確保人員移動、搬運和使用機材時的安全。」

 

之餘團隊的周密設想,不僅由醫美中心案例可見一斑,也體現在私人招待所的施作中。「招待所看重的是私密性,要讓所有人進門後就能體會到,自己的一切都受到保障。」為達到室內的絕對隱私,團隊於必經路徑劃設需確認身分的關卡,再透過重點場域的監控設備配置、可遮蔽手機訊號和加強隔音的材質,避免資訊外流或影響鄰舍,確保業主及訪客們的安全。

 

 


(圖)之餘設計作品《私人招待所》

 

俐落美觀 實現理想商辦

 

在眾多商業空間當中,團隊尤其長於規劃各式商辦,這也隱藏著品牌脫穎而出的秘訣──在真誠重視每位使用者之餘,兼具快速、準確和質感的全面服務。「商空和住家最大的不同,在於多出場地承租的費用。辦公室也是如此,光是設計跟施工的時期長短,其實會衍伸出很多資金方面的問題。」

 

「不過,這並不代表設計、施工越快越好,商辦有許多看不見的建築法規,必須在講究速度同時兼顧。」之餘團隊話鋒一轉,強調此項目自選址開始,就已然是一門學問,例如某些業主在意的風水,甚至是所在大樓的管理單位,都會對後續規劃造成影響,「因此,我們會將位址挑選、消防檢討、平面配置、門禁設備、空調機能等資訊,在前期諮詢時為客戶分析透徹,讓對方盡早釐清空間特質及自身所需,也能大幅縮短承租後的溝通時間,迅速造出美觀且切合需求的商辦。」

 

針對風格設計方面,之餘團隊則會傾聽業主的品牌理念和商品特色,再進一步描摹、定義整體風貌;以作品《Synergy》為例,設計師自客戶天然環保的公司宗旨與主打的健康食品為核心,延伸出一間漫佈綠意植栽的清新商辦。「還有一間公司《點子膠囊》,老闆是留學回來的,內部則幾乎都是年輕人,我們就規劃跳脫辦公桌的開放空間,營造自在創新的環境氛圍。」

 

 


(圖)之餘設計作品《點子膠囊》

 

遠眺未來 拓展品牌視野

 

訪談接近尾聲,被問及近期人工智能和智慧化家電的興起,之餘團隊表現出對此議題的看好,「它們日後無疑會成為室設行業的趨勢,AI能加速圖面製作和諮詢討論的進行,智能設備則可提升屋主生活起居的便利性。」講述其優點後,他們也不忘解析:「但另一方面,AI目前尚未發展完全,不能直接引用圖面;智能家電則是成本過高,無法成為每件案場的標配,這些都是還需關注的地方。」

 

而面對未來的展望,之餘團隊點出經營內部方向,「目前團隊分成辦公空間、醫美和住宅三個領域專攻,活用成員們各自強項、彼此互助,讓『商辦行家』的名譽、及其餘作品的優秀之處,逐步為品牌打開更多市場。」

 


「不管做什麼樣的場域,完美呈現業主心目中的夢想空間,才是室內設計存在的目的。」之餘設計團隊 於接洽屋主的每個階段、每處細節,盡心給予精細專業的講解,為客戶勾畫出自機能至情境皆契合所望的完美場所。相信今後,也能看見之餘團隊以精準迅速不失美學的設計,持續於室內設計界展露亮眼表現!

 

OPEN Design動能開啟傳媒:https://www.openworld.tv/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