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歐、美國家帶起風潮,吹向全世界的電動滑板車,可以說是相當方便,又好入手的移動工具,然而這個通勤新寵,目前在臺灣法規限制下,卻是英雄無用武之地,只能在大學校園和特定站點進行使用,若是在一般道路上騎乘,還是有可能受罰。 記者 胡吰誌:「在臺灣想要自由自在騎這些電動滑板車,只不過依據現行的道路交通法規,目前規定只能在公園或是觀光遊憩區,空地甚至是校園裡才能騎行。」 電動滑板車騎士 吳同學:「(會覺得在校園裡面,有這個電動滑板車是好事嗎?還是說),會!因為我覺得我們學校太大了,對!所以而且又是上山、下山有點不方便,然後又就是走路又很懶。」 電動滑板車騎士 鍾同學:「哦!我覺得在清大很方便,是因為清大在坡上面,就是交大在平的,清大在這個斜的,所以上去很方便。」 尤其部分大學校園幅員遼闊,以往多以腳踏車代步,但若是遇到上下坡還得用力踏,實在太費力,電動滑板車就成為學生移動新寵。 共享電動滑板車創辦人 林志嘉:「說真的臺灣的道路環境,我們從行人的角度來講,已經不是很好的體驗了,所以我們一直在尋求,有沒有一個是更輕量的機動移動的模式,那後來找到電動滑板車,在校內推廣的那個反應,其實你會很難忘。」 2022年立法院三讀通過的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修正案,將個人行動運具納入慢車規範,雖然授權地方政府因地制宜,但目前還沒有縣市,在制訂相關辦法上跨出第一步,而距離合法上路,這一步之遙,恐怕也影響了不少業者投入的意願。 共享電動滑板車創辦人 林志嘉:「我覺得最關鍵的應該是說,臺灣的法規它畢竟是限制不可以上路,對於國際業者來講這是一個,我需要花費同等的人力去做的投資,但是我整體的回報規模沒有那麼大,那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可能就會放棄或者說暫緩。」 記者 胡吰誌:「礙於法規也怕釀成交通意外,因此電動滑板車目前無法騎出校園,不過(共享電動滑板車)業者,也有設立一套保護機制,如果學生們把電動滑板車騎出來,除了會發出嗶嗶嗶的聲音示警,甚至也會降低速度禁止騎行。」 共享電動滑板車產品經理 魏敏:「第一個是避免,那我們在避免上其實也花了滿多的心力,包含說在活動的宣導上,跟學校的新生訓練的合作上,當然我們的App裡面也做了很多防範,包含說我們有一些電子圍籬的措施,避免使用者上到一般道路或比較危險的道路。」 說到底,縣市政府依舊對電動滑板車的安全性,打上問號,不過還是有像是高雄駁二特區等地進行試點,逐漸搭上這股環保交通熱潮。 共享電動滑板車創辦人 林志嘉:「臺北市交通局、桃園市交通局,然後近期有高雄市交通局,其實都有找過我們,一起去做了解跟評估,各地縣市政府,有沒有適合拿來做示範區的地方,那我們就是以小型示範,然後穩定運行,之後市民大家都已經很熟悉,這樣子的服務,之後再去慢慢地擴大。」 共享電動滑板車產品經理 魏敏:「臺灣輕型載具能不能上路,並不是因為電動滑板車與否,是更大的整個交通現況或是路權,整個分布,或者是整個道路設計的問題,如果腳踏車也可以,我覺得電動滑板車,其實跟腳踏車的性質,並沒有差異到這麼地大。」 全球新綠能交通趨勢,許多先進國家躍躍欲試、立法規範,針對臺灣電動滑板車的發展,民間業者也期盼政府部門,能從逐步解禁到邁向先進,往2050淨零碳排目標加速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