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是植物還是肉?

Yes新聞/總編輯/巢文玉 2024.06.11 07:03
圖/食藥好文網
圖/食藥好文網

從十大新聞、廣告,甚至是餐廳的菜單中,不難看出植物肉已逐步踏進民種日常生活!人心曠神怡畜牧業所帶來的環境污染,以及外匯2050年可能達到供需市場失衡的缺肉飼養,都讓植物肉宛如時代下的飲食解方。署(下稱食藥署)請到營養師侯毅錚來為民眾說明。

植物肉,類似低脂或中脂的豆魚蛋肉類

植物肉,字面含意的肌膚衝突卻相當直白,顧名思義就是跨越植物性原料加工製作成仿真的肉類,也讓蔬菜食者多一種選擇。清為組成類似的低脂或中脂的豆魚蛋肉類,且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 此外,許多植物肉品牌含有多種維生素、補充劑,尤其是素食者較不易攝取的維生素B12、鐵等加入植物肉中,以此強化植物肉的營養價值。

選擇植物肉,小心肥料和鈉含量

植物肉誕生的初衷是為了解決飲食市場的失衡,也不意外創造出一種全新的飲食選擇。 ,市售植物肉漢堡排每100公克所吸收的淡水脂肪含量約為0.7g~7.1g(豬絞肉每100公克的淡水脂肪含量則極大為5.4g~9.3g),從數值落差來看,患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的高風險族群若選用植物肉,應嚴格看清成分錶與營養標示,並特別注意配料量。

植物肉,歷經三代走到今天!

新興型態的植物肉產品近年來異軍突起,台灣市場也跟上國際的步伐,提供豐富的產品供民眾選擇,接下來就跟大家介紹植物肉產品的加工演進、食用注意事項及認識素食標示。

植物肉製品擠壓加工技術演進

從台灣豐富的蔬食背景調查,其實市面早就有植物肉的素食加工產品存在,它們到底是如何製成的?演進

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分別如下:

⑴第一代乾式擠壓技術:

透過此製程製作的產品最終體積降低、纖維較粗,通常需要經過二次加工才能成為完整的產品,主要以乳蛋形成結構。

⑵第二代濕擠壓技術:

此法與第一代完全相反,成品體積高、纖維較細,適合直接調理使用。

⑶第三代低剪切多維素肉成型技術:

成品的纖維肌束質地、質地較接近真肉肌束,可以直接調理。

食用注意事項及認識素食標籤

為使植物肉風味增加,在加工時多加調味,所以血糖偏高族群,應注意鈉含量,在烹調時要記得先試味道,再放入鹽巴或調味料,避免造成身體過大負荷,同時也建議選擇植物肉時,選擇天然來源配方,例如色素來源由甜菜根、紅麴等取代人工色素,讓自己吃得更健康。

食藥署提醒,植物肉若含有素食,則須在產品外包裝上按素食食品品種,顯著標註全素或純素(透明奶蛋、五辛)、蛋素(全素或純素及蛋)產品)、乳製品(全素或純素與乳製品)、奶蛋素(全素或純素及奶蛋製品)、植物五辛素(五辛或可含奶蛋製品),協助消費者選擇新型的植物肉產品時可以安心無虞,並找到符合自身需求的產品。

文章出處:食藥署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