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李貴敏新思路》AI的未來:台灣準備好了嗎?

優傳媒/ 2024.06.11 06:52

台灣要在AI產業中取得一席之地,不僅要在軟、硬體上有所突破,政府更應正視及時完備相關基礎設施和電力供應;並加強人才培養和資安控管與確保數據正確,好讓台灣及時參與全球AI的盛宴。台灣才能在全球AI競賽中不被取代或被邊緣化!(圖/取自網路)

 

作者/李貴敏  

 

近期,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吸引了全球科技產業的目光,尤其是NVIDIA執行長黃仁勳、超微董事長蘇姿丯及其他科技業領袖的來訪,使台灣再次成為全球的焦點。政府也趁勢宣稱,AI內閣強力推動AI產業。然而,當我們檢視政府策略後,不難發現,政府口號和AI產業發展所需之基礎建設上的嚴重落差,尤其是電力缺乏和能源政策的不當。

 

台灣AI產業目前的重點仍然集中在半導體和電子產品,包括:晶片製造、IC設計、IC封測等關鍵角色。雖然高科技產業重要,但單純依賴電子產業還不足以成為AI強國。何況,除了這些產業的用電外,再加上日後運算中心的耗能,早已不是台灣目前能源政策下所可承受。也難怪黃仁勳會公開表示台灣的電力確實是一個讓人擔憂的問題。

更別提AI產業發展和大數據也息息相關,生成式AI更是舉世矚目的重點。去年,中央研究院的大型語言模型CKIP-Llama-2-7b就出包,出現大量的對岸「用詞」及「觀點」。例如,當輸入問題「你是誰創造的?」時,系統的回答竟是「由復旦大學自然語言處理實驗室和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共同開發的,我的國籍是中國…..」。可見,中研院訓練的內容多半採用對岸的大數據和資料,才會有這樣令人啼笑皆非的結果。

 

其實,AI的學習需要龐大的數據和運算,而這些都會消耗大量電力。根據美國半導體研究機構SemiAnalysis報告指出,OpenAI為了支援ChatGPT的運作,需要3,600多個輝達公司的HGX-A100伺服器,以帶動近29,000個圖形處理器(GPU)一起運轉,單日耗電量高達564百萬瓦,相當於核三廠1號機裝置容量的一半。若台灣要在AI上有所突破,電力供應無疑是無可廻避的關鍵。

 

憑心而論,台灣目前的能源政策和基礎設施尚不足以支撐這樣的增長。如果未來將按照經濟部長郭智輝的計劃,不考慮核電、也不會增加燃煤電廠,而是優先考慮太陽能發電的話,以建設一座新發電廠至少需要六年時間來看,台灣短期內顯然無法解決電力短缺的問題。如是,在台灣要全力推展耗電的AI產業,恐怕會困難重重!

此外,台電公司屢屢虧損,而經濟部長郭智輝也強調不應該補貼台電,就意味著電價勢必上漲。豈不知,電價在過去三年早已連續調漲,累計漲幅還超過30%。這樣的漲幅不僅對產業界造成沉重負擔,也對普通民眾造成困擾。就此,美國商會也在其年度白皮書中指出,電價的不確定性和高漲將對產業界造成極大壓力,甚至會阻礙外商的投資信心。

 

其實,國際企業在AI發展同時,早已考慮自建核電廠來應對巨大的電力需求。例如,亞馬遜花費6.5億美元進駐塔倫能源的資料中心園區,以獲得960MW全天候供電的核能;OpenAI執行長奧特曼在2021年底,也向發展核融合技術的新創公司Helion投資3.75億美元。凡此在在顯示電力充沛供應的必要和重要性。也因此、台灣若希望在AI領域取得一席之地,勢必要有相應的電力配套措施。否則,即便黃仁勳等台灣之光想根留台灣、投資台灣,也祗能徒呼奈何!

 

除了電力問題,台灣在發展AI產業上還需面對諸多挑戰。畢竟,AI技術的快速發展需要大量高端技術人才,然而台灣的人才流失問題一直未能有效解決。政府應該加強與國際頂尖學術機構和企業的合作,吸引和培養更多優秀的AI人才。遑論還有數據、隱私、資安和AI 相關規範等林林總總的問題待解。

 

總而言之,台灣要在AI產業中取得一席之地,不僅要在軟、硬體上有所突破,政府更應正視並及時完備相關基礎設施和電力供應;並加強人才培養和資安控管與確保數據正確,好讓台灣及時叄與全球AI的盛宴並持續扮演AI產業發展的重要角色。也唯有如此,台灣才能在全球AI競賽中不被取代或被邊緣化!

 

李貴敏,國立政治大學法學碩士、美國太平洋大學法學博士及法學碩士,國立交通大學兼任教授及東吳大學兼任副教授。金典律師事務所創辦人、Baker McKenzie 國際資深合夥人、海基會財經顧問。立法院第十屆第一、二會期優秀司法正義立法委員,口袋國會評鑑立法院第十屆第一、二會期司法法制委員會優質立委,口袋國會評鑑立法院第十屆第三會期全院表現優質立法委員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