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九旬嬤優化體質再手術 樂活擺脫罹癌陰霾

亞太新聞網/ 2024.06.11 18:52

▲98歲黃阿嬤三年前發現罹患第二期直腸癌,經子孫與醫療團隊溝通討論後,為阿嬤進行腹腔鏡直腸低前位切除手術,術後阿嬤恢復良好,經多年追蹤仍健康自在。(圖╱彰基提供)


【亞太新聞網/記者孔亮云/彰化報導】

98歲的黃阿嬤三年前發現罹患第二期直腸癌,阿嬤雖然年紀大但身體仍然健壯,經子孫與醫療團隊溝通討論後,為阿嬤進行腹腔鏡直腸低前位切除手術,術後阿嬤恢復良好,經多年追蹤仍健康自在;收治阿嬤的彰基醫學中心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劉佑碩表示,高齡大腸直腸癌患者,仍有機會手術治療後恢復良好生活,鼓勵民眾充分跟醫療團隊討論後作決定。


▲黃阿嬤接受腹腔鏡直腸低前位切除手術,術後第七天出院;如今三年過去了,阿嬤健康如昔,平日生活作息都不須靠他人協助,自在的享受人生。(圖╱彰基提供)

家住二林的黃阿嬤,2021年時曾因為排便出血與解便困難而就醫,經大腸鏡檢查後發現4.5公分腫瘤,確診罹患第二期直腸癌,雖然她當時已經95歲,但是因為經過一系列檢查後發現,阿嬤除了輕度貧血之外沒有其他身體疾病,因此經由醫療團隊與病患及家屬溝通後,阿嬤與家屬都同意接受手術。


▲收治阿嬤的彰基醫學中心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劉佑碩提醒高齡患者及家屬,如果發現罹患大腸直腸癌後的最佳醫療策略,是在謹慎評估且身體狀況允許的情況下,接受手術前優化,最後接受手術治療。(圖╱彰基提供)

劉佑碩醫師表示,醫療科技進步,國人平均壽命延長,高齡的大腸直腸癌患者也隨之增多,這些高齡患者,往往伴隨著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多重共病症。況且,癌症本身往往就會造成貧血、營養不良等,這些都是增加高齡患者手術風險的因素,高齡手術確實是挑戰。

劉佑碩醫師指出,國人往往有追求善終的觀念,所以許多高齡長者在罹患癌症後,傾向於不接受積極治療,尤其是手術治療。但是「沒有遠端轉移的大腸直腸癌,仍有透過手術治癒的可能,且若放任腫瘤生長、不去積極治療,之後會面臨出血、破裂、阻塞、轉移等風險,屆時萬不得已接受緊急手術,則風險會更高。」因此,他提醒高齡患者及家屬,如果發現罹患大腸直腸癌後的最佳醫療策略,是在謹慎評估且身體狀況允許的情況下,接受手術前優化,最後接受手術治療。

所謂的手術前優化是指,高齡患者常常伴隨著貧血、營養不良,以及多重共病症,所以在手術前四到六周,可以採取優化身體狀況策略,包括1.營養師協助飲食衛教、改善營養狀態;2.復健科醫師安排心肺功能復健與物理治療訓練、改善體能狀態;3.由於吸菸會影響傷口癒合及心肺功能,所以吸菸患者需在手術前戒菸,必要時轉至戒菸門診;4.麻醉科醫師進行麻醉風險評估;5.控制其他身體疾病,必要時轉介至其他次專科。經由這一系列的手術前優化,可大幅改善患者的手術前狀況,降低手術併發症的風險。

黃阿嬤後來接受腹腔鏡直腸低前位切除手術,術後恢復良好,並於第七天出院;如今手術後三年過去了,阿嬤健康如昔,平日生活作息都不須靠他人協助,自在的享受人生。

劉佑碩醫師提醒高齡患者若罹患大腸直腸癌,應由外科醫師謹慎評估其身體狀況,必要時可轉介其他相關專科、改善身體狀況;在手術前優化的情況下,順利完成手術治療,這些高齡長者依舊能享受舒適的人生。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