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50歲後聽力逐漸退化 亞東醫院:戴助聽器有助預防退化失智

引新聞/陳志仁 2024.06.11 21:25

(記者陳志仁/新北報導)「聽力」是體驗生活的重要五感之一,良好的聽力不僅是人與人之間橋樑,也是生活品質的重要關鍵;亞東醫院耳鼻喉部醫師張智銘指出,人類的聽覺平均在 50 歲之後會逐漸退化,而 65 歲以上的老人中有高達四成比例出現聽損。

圖/亞東醫院耳鼻喉部醫師張智銘。(亞東醫院提供)

圖/亞東醫院耳鼻喉部醫師張智銘。(亞東醫院提供)

張智銘表示,聽力受損問題十分常見,除某些耳部疾病會造成永久的聽損,排名第一的原因其實是耳朵老化,有時聽覺細胞和神經受損嚴重,最終導致不可逆的聽力損壞,常有病人會在這個階段放棄;聽損治療其實還有最後一塊拼圖,便是「及早配戴助聽器」。

張智銘說,大腦是用進廢退的器官,若長時間失去聲音的刺激,易造成腦部聽覺區域的退化及失智現象;聽損患者應儘早配戴助聽器,不僅可在聽覺復健期加速建立耳朵與腦部的訊息連結,縮短適應助聽器的時間,也能避免腦部過早老化衰退,早日重拾生活的光彩,助聽器改善生活品質,讓病人重獲新聲。

張智銘分享,李大叔是一位 67 歲的退休工人,性格溫和,愛好釣魚,隨著年齡增長,他的聽力逐漸退化,這使他的生活變得困難重重,李大叔在家裡經常聽不清楚家人說的話,也總是聽不到妻子在廚房喊他吃飯;兒女回家探望時,李大叔也常常無法參與家庭的談話,總是笑著點頭,其實什麼也聽不見。

這讓他感到非常孤獨,家人也因此非常擔心,李大叔的孫女有天拿著畫本,興奮地向他分享學校的趣事,李大叔也只能微笑應付,看到孫女失望的表情,李大叔心裡十分難過,終於決定去醫院檢查;經診斷後,醫師建議因其聽力已經退化,建議佩戴助聽器,李大叔認為助聽器會讓他看起來更老而有些排斥。

張智銘說明,李大叔在家人鼓勵下,終於同意試戴助聽器;剛戴上助聽器的那一刻,他再次聽見了妻子、兒女及孫女的聲音,也可參與久違的家人談話,感覺彷彿重獲新生,李大叔的生活大大改善,不再因聽力問題而與家人隔絕,家庭氣氛也變得更加融洽溫馨。

根據亞東醫院耳鼻喉部助聽器選配室的 2023 年度服務調查顯示,與 2022 年相比,醫師轉介聽損患者至助聽器選配室的數量增加了 27%,選購助聽器完成率也從 36.4% 上升至 45.6%;助聽器選配率提高的原因,在於聽力保健知識和聽力復健觀念的逐漸普及,讓民眾對助聽器的接受度逐年提高。

張智銘分析,隨著科技發展,助聽器的晶片技術持續進步,硬體和軟體品質也大幅提升;不僅如此,助聽器的造型也更加美觀,提供更多等級和尺寸的機種選擇,搭配強大細膩的聲音處理,更舒適的降噪功能與聆聽感受,這些產品的優化都是促使聽損患者願意配戴助聽器的主要原因。

雖助聽器的選配率相較往年提升,但仍近四成的患者抗拒配戴;根據對 2023 年度選配助聽器個案的追蹤調查,高達 39%的用戶認為配戴助聽器「顯著改善生活品質」,包括提升溝通效率和增加社交互動外,有 12%的用戶是出於預防失智考量,多項動物實驗研究推測,聽力受損確實可能連帶影響腦部的其他結構。

張智銘補充,及時配戴助聽器應能對延緩認知能力下降、預防失智症狀有所助益,而當藥物和手術無法改善聽力時,建議患者及早配戴助聽器;亞東醫院耳鼻喉部醫療團隊提供患者專業的聽能評估、聽覺照護及疾病治療,期望每位聽力受損的病患,都能通過助聽器的幫助,提升生活品質。

更多引新聞報導

大腸癌患者擺脫人工肛門 亞東醫院立體放射治療合併電熱治療

走出憂鬱的陰霾 亞東醫院:rTMS治療副作用少且效果佳

睡眠呼吸中止症是心臟疾病隱形殺手 亞東醫院推居家睡眠檢查

長期下背痛可能是僵直性脊椎炎警訊 亞東醫院籲:應及時就醫

新聞圖片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