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王院長與你談天說地》買到便宜貨,高興嗎?

優傳媒/ 2024.06.10 12:28

一項貨品總利潤如果為一百元,真正的生產廠商所分的不到十元。生產者乃以種種剝削勞工的方法,降低成本,所以許多國際著名大企業,雖無血汗工廠之名,卻可能是始作俑者。這個世界上就是這樣的不公不義,要怎麼辦呢?(圖/取自網路)

 

作者/王建煊

 

有些東西之所以物美價廉,是因為有廉價勞工壓低成本。鑽石、黃金高貴昂貴,但其背後的採礦工,不但所得微薄,還被剝削、欺壓。勞工貧病交加,老闆卻賺大錢,這個世界上就是這樣的不公不義。

 

切貨商機便宜搶進

顧客問:「 老闆娘!這件衣服有沒有大號的?」老闆娘說:「 這都是向工廠切貨來的,大小尺寸不全,自己選選看有沒有合適的尺寸,如果沒有,那就是沒有了! 」

 

所謂切貨,就是工廠倒閉時出清的存貨,或債權人扣押物品,低價出售的貨物。

 

有的商家專門去尋找這種機會,可以進到十分便宜、品質又不錯的商品,好銷,利潤也不錯。市面上賣一千元的衣服,我們只花三百元就可買到,所以內行人都會去這種專賣切貨物品的商店購物。

 

三百元就可買到價值一千元,且品質尚佳的東西,真是賺到了!顧客心中喜樂,甚至過了很久,還會唸唸買到不錯便宜貨的喜悅。但我們有沒有想過,當我們買到不錯的便宜貨時,我們喜悅,倒閉的廠商正在哭泣,失業的勞工正在失落中徬徨。想到這裡,買到不錯的便宜貨,還會那麼高興嗎?

 

工作只求溫飽

在中國大陸,有位朋友介紹一位當年剛初中畢業,正在工廠打工的女孩子給我們認識。這個孩子初中成績特佳,全校前幾名,但家裡一貧如洗,無法讀高中,就開始在一間成衣工廠當女工。後來我們支持她唸高中三年的全部費用,使她可以繼續升學,現在她已大學畢業成家立業了。

 

我們問她在工廠打什麼工,月薪多少?她說是當燙衣工。工廠裡彌漫燙衣服的水蒸氣及熱空氣,眼睛都睜不開,每天工作十至十二小時,一個月只准休息一天,休息的前一日,必須二十四小時工作。

 

她的月薪約五百人民幣,合新台幣兩千多元,扣除吃飯、住宿費用,每個月真正拿到的,大概只有人民幣一百元。她邊哭邊訴說著這段工作經歷。類似的狀況,早年在中國大陸十分普遍,尤其在偏遠窮困的地方,更常發生,因為至少可以餵飽肚子,你不做,還有許多人在等著要做。大陸訂有相當不錯保障勞工的勞動法令,但多未確實執行。

 

大陸紡織品行銷全世界,被稱為是世界工廠,原因在於成本低;成本之所以低很多,剝削勞工是重要原因之一。我們穿著大陸製的便宜衣服,實在是背著這些勞工的血汗在身上。這是為什麼這些工廠,常被稱為「 血汗工廠 」的原因。

 

物美價廉背後是血汗工廠

血汗工廠不僅在中國大陸,世界上貧窮的地方,到處都有。當我們看到價廉物美的衣服時,眼前會不會出現一群勞工汗流滿面、悲慘工作的場景呢?買到不錯的便宜貨,你還會很高興嗎?血汗工廠可以分為二類,一類是勞資雙方都在流血流汗,勞工慘,老闆也慘,老闆並未剝削勞工自肥。這樣的血汗工廠,老闆對勞工反而是恩人,否則想流血流汗,亦不可得。

 

另一類是剝削勞工自肥,老闆賺大錢過著豪華生活,勞工被壓榨,擠乾每一滴可流的血汗,這是我們應該大力譴責的。這時政府必須挺身而出,制定並切實執行保護勞工的法令。保護勞工法令的制訂不難,但執行不到位,卻是普遍現象,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勞工官員貪污。廠商紅包一送,再完美的勞工法令,都成為空談。

 

礦工冒險賺取微薄收入

剝削勞工而自肥的工廠,其產品常被冠以「血汗」兩字,例如南非盛產鑽石,但礦工深入地底採礦,辛苦危險,所獲工資僅能蝴口。他們的工資,在鑽石售價裡,不及百分之一,因此這種鑽石被稱為「血汗鑽石」。

 

非洲剛果盛產一種名叫「鈳鉭 」的礦石,是製造手機容器必須的礦產。礦工辛苦採得的鈳鉭礦石,徒步兩天兩夜運到交易中心,所獲酬勞約新台幣二百元。但鈳鉭礦石每五十公斤,可售新台幣四萬元,所以用這裡產的鈳鉭礦石所製造的手機,被稱為是「血汗手機」。我們有用「血汗手機」嗎?大概跑不掉,因為世界上許多著名手機製造商,據說都在使用剛果產的「血汗鈳鉭礦石」。

 

國際大企業是始作俑者

同樣的狀況發生在剛果的金礦開採;敲打礦石會釋放有毒物質,吸入後,呼吸道受損,甚至會罹患肺結核。提煉黃金會用到有毒性的汞,汞排入河流,污染飲用河水,疾病叢生。在金價高漲時,業主開懷大笑,礦工則在賣命,這是血汗黃金。我們買到亮晶晶的黃金飾物,心中喜悅之時,大概不會想到,上面有礦工的血汗吧!

 

許多血汙工廠,從表面看是那些以長工時、低工資剝削勞工的工廠,實際上許多血汗工廠,是源自很多世界著名大企業,他們掌握品牌及銷路,因此可以予取予求。

 

一項貨品總利潤如果為一百元,真正的生產廠商所分的不到十元。生產者乃以種種剝削勞工的方法,降低成本,所以許多國際著名大企業,雖無血汗工廠之名,卻可能是始作俑者。

 

這個世界上就是這樣的不公不義,要怎麼辦呢?

 

(作者為前監察院長,轉自《台灣醒報》授權。)

 

熱門關鍵字:

另一種視角 -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