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小資族注意了!老屋翻新忽略「這點」最容易被坑

引新聞/陳奕廷 2024.06.10 09:00

(記者陳奕廷/綜合報導)雙北150萬戶老屋重建,危老或都更都受到營建成本高漲影響,還有住戶參與度等原因,根據住保會申訴案件顯示,買賣中古屋糾紛當中,勾選現況交屋,除了滲漏水之外,還包括買賣房屋廣告中標榜電線重拉。

A先生去年在大台北地區購買一間約30年左右的公寓,當時看到廣告載明室內水電重拉,房價高的情況下,A先生買這間房,至少降低裝修費用,只是沒想到,找人來驗屋,驗屋業者出示報告提醒他,從電箱還有開關插座來看,電線上應有的出廠年分是29年前。

圖/根據住保會申訴案件顯示,買賣中古屋糾紛當中,除了滲漏水之外,還包括買賣房屋廣告中標榜電線重拉。(記者陳奕廷攝)

小資上班族B小姐,在大台北蛋白區購買一間35年屋齡17坪小宅,斡旋買賣房價時,為居住安全著想,和前屋主達成協議電線全換,接下來期待搬新家,萬萬沒想到二個月後,朋友來參觀新家,聊起電線全換這件事情,朋友也剛好有親戚是水電業者,有聽說過換電線一事,好奇心驅使想看,還手癢去拉電線看看是否有親戚說的,換電線上應該要有當年年分標示,結果竟是有的電線有換,有的電線沒有換。

住保會顧問吳翃毅表示,依照經濟部標準檢驗局規範來說,電線是強制檢驗的商品,檢驗合格的電線,必定要商品安全標章,而電纜還必須要有電線線徑、電纜代號等等資訊,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出廠年分。

電線上標注的出廠年分就是製造年分,確實有不肖業者會買庫存電線,也就是說,重拉電線,應是當年度的出廠年份,若非這年度,就有機會被魚目混珠,花新品的錢卻是買到折舊的舊料。

圖/雙北150萬戶老屋重建,危老或都更都受到營建成本高漲影響。(記者陳奕廷攝)

吳翃毅說明電線約20年使用年限,同樣的水管也有約20年。根據建築技術規範給水排水系統及衛生設備:水管上有以紅色字樣和黑色字樣作為標誌,紅色是自來水管線用(W),黑色則是一般流體(排水排氣用),藍色則是電管(E),污水管部分則是橘色管。而106年則是通過,嚴格禁止以電管充當水管用,就怕誤用,溶出塑化劑,對人體健康有害。

比較常見從地板配上來的冷熱水管重置完成後,要鋪設混凝土前,水電師傅會以「試水壓」方式進行檢測,給水管進水處裝上加壓器及壓力計,塑膠水管試水壓約可到7公斤/平方公分,不鏽鋼壓接管約10公斤/平方公分,加壓一小時不漏水算是過關。(自來水用戶設計標準第31條,用戶管線裝妥,在未澆置混凝土之前,自來水管承裝商應施行壓力試驗;期試驗水壓為每平方公分十公斤,試驗時間必須六十分鐘以上不漏水為合格)。

要注意的是,放置在天花板內的水管(上方吊管)明管較容易檢驗,若少掉「試水壓」這步驟,混凝土澆置,再鋪上瓷磚或是木地板的地面後,想要檢測就是一個大工程,一定要部分拆除找答案,而開挖後,水管內會有什麼呢?從住保會申訴案件來看,泥沙、水泥塊、尼龍線(放樣用)都曾出現在水管內,請不要問為什麼會這樣?因為這些都不應該該出現在水管當中。

電線藏在牆壁、水管埋在地板或是天花板裡看不到,這些買賣房屋糾紛個案,部分建議前屋主出示估價單或是契約資訊,透過調處善意溝通,若無法,屆時透過鑑定釐清相關問題。

若是屋主進行老屋整修,吳翃毅建議是材料進場的時候,再忙都要請假去監工,不是教你疑神疑鬼,而是從這些小細節當中,預防被騙,另外透過握住保履約,說清楚品牌、型號、規格等等細節,就要先懂這一些,保護自己不要被騙了。

更多引新聞報導

有殼與無殼蝸牛皆辛苦!房貸族背「三高一低」 租屋漲幅創28年新高

晴空匯受災戶徵「時薪600」搬家工 需戴N95口罩爬20樓

房價5年每坪增7萬!專家建議:小資族購屋瞄準「小老遠」

想退貨要注意!Costco「5樣物品」售出不退

新聞圖片

熱門關鍵字:

熱搜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