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消防主管談消防員在火災執勤的標準作業指南

慈善新聞網/ 2024.06.10 08:00

  新竹市慈雲路一處集合式住宅於5月26日深夜10時50分許發生火警,造成新竹消防局金山分隊兩名資深消防員不幸殉職。新竹市消防局從跡證初判,兩位殉職消防員進入事發大樓後,遭逢大量濃煙,加上兩人背負氣瓶爬樓梯上8樓搜索,氣體消耗快速,都可能是致命原因。

  兩位殉職消防員被發現時,從他們所戴的面罩因煙霧和燃燒物沾黏遮蔽視線,幾乎完全看不到的影像及照片經媒體刊登後,可以想像兩位消防員當時所遇到步入險境的驚惶情境。

  消防三大任務為預防火災、搶救災害及緊急救護。本篇報導以這次新竹消防殉職事件,用火災搶救為專題進行分析報導。

  消防人員依專精訓練及經驗,對於進入火災現場搶救,其實都有一定的作業程序,TCnews慈善新聞網特別專訪曾投入0402太魯閣事件、0403花蓮地震的花蓮縣消防人員,受訪人員包含局長、大隊長、基層幹部及隊員,消防資歷有3年、10幾年、20多年,也有將屆滿退休的消防員,深度追蹤及了解消防員冒著生命危險執勤會面臨到的問題與困境,並提出改善之道。

  花蓮縣消防局長吳兆遠指出,消防局接獲火災報案時,會由救災救護指揮中心受理報案後派遣鄰近轄區分隊即時出動救援,受理報案時會詢問火災的詳細地點、建築物類型、火勢狀況、有無人員受困等相關資訊,同步提供給出勤的消防人員了解,以利出勤途中預擬搶救腹案規劃。另派遣系統內建置有搶救資源相關地圖,如消防水源、鄰近地標等,出勤消防人員可由救災用平板即時獲取資訊,提早掌握火災地點的環境狀況。

  吳兆遠局長提及,依照消防法令規定應列管之公共場所,消防局均依規定定期檢查,使建築物之消防設備維持堪用,並利用檢查時了解該建築物概況,以利發生火災時快速掌握現場空間環境狀況,進行部屬救災。

  花蓮縣消防局第一大隊大隊長林武正明確的表示,消防人員技術層面的災害搶救工作雖有標準作業程序(SOP),但更注重的是標準作業指南(SOG),因為實務上不會有2場完全一樣的火災發展,但是可以從數十年的經驗來歸納火災發展的型態,從建築物的結構、人員訓練來克服。所有的行動方案都要靠經驗的累積,「經驗」對我們是很重要的。所以我們雖有標準作業程序(SOP),但存在比SOP更重要、更有因地制宜彈性的標準作業指南(SOG),G指的是就是指引(guildine)。

  花蓮縣消防局第二大隊大隊長吳佳奇說,消防人員的作業流程有個口訣:到、建、火、人、支、初。到(到達現場)、建(建物的樓高、用途、類型、是否有危險物品)、火(火勢有無竄出、火勢或濃煙位置、是否有延燒之虞)、人(現場關係人、是否有人員受困?)、支(人車支援評估)、初(初期處置方式),以上情資掌握要點是引用新北市消防局緊急應變學院(ERCA)授課內容,目前全台消防局對於初期指揮官決策應該屬新北市消防局教育訓練的教材及流程較有制度。

  吳佳奇大隊長提及,指揮官到達現場的事故現場指揮程序是依照TPA。T是Think災情評估;P是Plan,策略與戰術,依照優先流程分別為:人命救助、阻絕延燒、財務維護;A是Action,執行行動計畫。以上會依照現場狀況的變換及衍生不斷循環執行,對於指揮官面對多變的災害現場有一定程度的幫助。

(撰文/林弘展、陳誼謙,攝影/蔡哲文)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