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AI助早期發現失智、巴金森、漸凍人徵兆 預防勝於治療!

健康醫療網/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 2024.06.10 14:00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面臨高齡化社會,神經系統退化性疾病如失智症、帕金森氏症及漸凍人三大神經退化性疾病是全球都密切關注的重要議題,AI技術快速發展能夠提供個人化的照護,因此發展元宇宙健康智慧於神經退化疾病照護,有效幫助國人延緩神經退化疾病加劇。

健康智慧生活圈直播中邀請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預防醫學與流行病學研究所林庭瑀博士、台北醫學大學口腔衛生學系嚴明芳教授於直播中分享,如何透過元宇宙及AI人工智慧輔助人文照護及建構智慧照護系統。

一、元宇宙虛擬實境邏輯訓練

以往訓練方式需要透過社交活動,經由講話及互動可以提供邏輯訓練,有效延緩神經退化性疾病的進展,現今科技發展社交至元宇宙虛擬現實(VR)、擴增實境(AR)和混合實境(XR)。

社交有效延緩神經退化

社交對於預防、診斷及治療神經退化性疾病發揮重要作用,促進社交活動來保持大腦活躍,表達是種複雜邏輯訓練過程,因此,社交相當重要,例如工作、喝咖啡、打麻將等社交行為可延緩神經退化性疾病進展,對大腦功能的維持至關重要,老年人參與社交活動可以減少憂鬱情緒,進而降低神經退化的風險。

二、穿戴裝置個人化管理

穿戴式電子產品、感測器、輔助設備和自動化數位日記成為監測患者疾病進展的重要工具,透過文字、圖片和影音數據收集,可以剖析患者的身體與心理健康狀況,從而提供更精準的健康管理,對於突發狀況的即時回饋更即時,病患能早期診斷並早期治療,延緩神經退化疾病的進展。

AI語言模型

語言模型經過資料處理、訓練、評測和微調後,可以用於實際應用,如虛擬護理師和病歷紀錄。以帕金森氏症為例,日本研究透過偵測對話異常來判斷受試者是否可能患有帕金森氏症。在一些認知功能測試中,人工智慧和語言模型已經成為臨床上有效的工具,對於神經退化疾病的診斷發揮了極大作用,系統可以在患者到達醫院前進行初步診斷和病情評估,讓醫護人員有更多時間準備適當的治療方案。

身心健康數據

裝置能夠自動生成數位日誌,記錄使用者的行為和健康數據,結合人工智慧(AI)和機器學習技術,可以用來訓練演算法,進行早期風險評估,目的在於預測老年人是否存在心理健康問題或早期神經退化的跡象,在醫療進行時提供可參考的依據,了解生活型態與個人習慣更能幫助醫師判斷治療方式,提供準確的整體性診斷。

三、懷舊療癒與復健訓練

在治療方面,元宇宙技術提供了多種創新方法。

錄影自動化功能:記錄患者的生活經歷,幫助他們回憶過去的事情。

AI智慧語音:進行即時對話,提供陪伴感,減少孤獨感,防止神經退化疾病的惡化。

VR運動遊戲和音樂療法:藉由VR來進行運動、遊戲,來幫助患者提升記憶力、專注力、穩定情緒,幫助患者改善肌肉力量、維持運動平衡或是言語能力等狀態。

林庭瑀博士分享:在藉由科技提升來讓面對這些病情時能有更多選擇,不再是被動的接受。

目前語言模型的發展,已有針對神經退化疾病的語言模型應用,但語言模型仍在持續發展與優化,但醫學界已根據學理發展出一套實際的運用與治療的方法,對神經退化疾病照護建立一套系統化、便利的解決方法,但實際在臨床上的應用,仍需專業領域人員來做監督、評估。

健康智慧生活圈網站連結: https://www.realscience.top

Youtube影片連結: https://reurl.cc/o7br93

【延伸閱讀】

台灣邁入超高齡化社會 智慧醫療如何前瞻布局?

雙和升級3.0智慧醫院雲端互通 提升腎病、中風治療品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198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