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基隆Podcast深度探討端午節:文化傳承與粽子的美味故事

報新聞/編輯部 2024.06.09 03:59

報新聞/編輯部

端午節不僅是味蕾的盛宴,也是一個濃郁文化氛圍的節日,各式各樣的粽子,從鹼粽、南部粽、北部粽到潮州粽,每一款都有其獨特的風味和背後的故事。本週「基隆Podcast」的主持人余治明邀請基隆在地媒體「基隆海嗨」總編輯廖湘玲(A-Lin),來深入分享端午節的豐富文化習俗及南北粽子的起源。

余治明提到,雖然端午節被認為是一年中陽氣最旺盛的日子,但同時也被視為“兇日”。在這天,炎熱的天氣和水上活動常常導致事故,因此長輩們經常提醒大家避免戲水。從屈原投江到伍子胥含冤,再到曹娥救父,這些與端午相關的悲壯故事,都使這個節日帶有一絲哀愁的色彩,因此人們往往用“端午安康”來代替“端午快樂”作為節日的問候。

廖湘玲分享南部粽和北部粽的特點,南部粽多見於中國的福建與廣東,將生糯米中包裹炒好內餡,經水煮後口感Q彈軟糯口味清淡,常會搭配醬料食用,由於粽葉是連同米飯煮熟,通常帶有明顯的粽葉香氣;北部粽則常見於江浙和上海,糯米與餡料都會預先炒製,米飯與肉類食材的油脂相互交融,經過醬汁的油炒和調味,使得粽子味道濃郁,米粒分明,整體香氣明顯。

此外,她還介紹新北市石門區的十八王公肉粽,由於同屬北海岸地區導致許多外地遊客以為十八王公就在基隆,這裡之所以賣肉粽是起源於當初唐山過台灣時有17人發生船難,加上一條忠犬陪同殉葬,當地百姓特別用粽子祭拜而相關。另外這間廟宇特別靈驗,據網路資料顯示,旺旺集團董事長蔡衍明當初創業,在拜完十八王公後,半夜聽到犬吠「旺旺」,旺旺集團事業也越來越順利,使十八王公故事成為一段美談。

廖湘玲說,在每年端午節基隆會有盛產一種罕為人知的海產叫做「白底仔」,牠是一種在夏季東北角礁岩上的小螃蟹,東北角漁村居民會在潮間帶採集這種螃蟹,帶回家作為加菜的食材。常見的「白底仔」料理包括:醬漬白底蟹、白底蟹粥和生炒白底蟹。廖湘玲大力推薦醬漬白底蟹,這道料理是將蟹洗淨後,以大蒜、辣椒、砂糖和醬油充分混合醃漬1至2天,鹹鮮醬汁生醃的白底仔帶有一股海藻的清香。

余治明最後表示,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不僅讓我們追憶伍子胥、屈原等人的愛國情懷,還能透過品嘗各式粽子和參與豐富的節日活動,深刻體驗端午節的文化意義,與家人朋友共享這特殊日子的端午假期。

The post 基隆Podcast深度探討端午節:文化傳承與粽子的美味故事 appeared first on 報新聞 Mega News.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