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工程與自然的調和-阿里山生態友善機制推廣教育訓練

中央社/ 2024.06.06 10:05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0606 10:05:48)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與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為互相觀摩學習不同屬性工程的生態友善機制設計及成效,於昨(5)日聯合舉辦教育訓練,在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內木蘭園及祝山車站,實地觀摩工程施工執行生態友善機制及復育狀況,包含嘉義分署、林鐵處、工程設計監造團隊、營造廠商及其他公部門等多年業務夥伴一同參與,就近觀察學習,做為日後從業人員檢討精進生態友善機制的方向。

本次教育訓練場域有2處,為112年度榮獲第23屆公共工程金質獎特優的改建祝山車站,該車站充分利用自然的地形坡度,將車站棚頂從月台、車站前廳、主要階梯通道一直延伸到觀日涼亭,站體外觀於山林間創造多條美麗的弧線,交織成雲頂上最美的車站。其生態友善措施包含排水結構兼顧動物通行、降低鳥類撞擊玻璃帷幕風險、減少照明設備對生態環境之干擾、大樹保護及完工後植被回復,由講師講解野鳥窗殺議題,帶領學員評估車站電梯玻璃帷幕之窗殺風險,並介紹車站周圍排水設施之動物逃生通道。

第2場域則為榮獲第19屆公共工程金質獎優等的阿里山森林遊樂區木蘭園排水改善工程,木蘭園區生態友善措施設置有具調節水流功能的生態靜水池及溪溝兩側護岸採漿砌石設計,具有多孔隙結構有利植生回復。園區呈現植被多樣且茂密,特別的是砌石護岸縫隙栽植高保育價值第一類的臺灣一葉蘭。由講師介紹該地生態友善措施、植生復育情形,並帶領學員觀察上游森林溪流環境,研討治理方案特點及再精進作為。

嘉義分署每年針對各類生態議題召開座談會與室外教育訓練,聽取生態團體及合作團隊意見想法,評估友善措施執行成效,今年更加入鳥類窗殺議題討論,除災害治理工程與既有設施整修外,更考量環境永續發展及生物習性引導方向。本次生態檢核推廣教育訓練,實地見證木蘭園排水治理工程及祝山車站改建工程,在要求設計與施工品質同時兼顧環境保育、人文休閒、文化資產保存等重要因子,提供人與動物更安全舒適的服務與遊憩空間。座談會則透過與關心環境之NGO夥伴相互溝通討論,交流工程相關知識及環境保育思維,逐步提升工程人員的生態知識,進而更深刻的內化生態友善觀念。

林業保育署嘉義分署5日聯合林鐵處舉辦生態教育推廣訓練

改建後的祝山車站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坡度,創造美麗的站體弧線(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提供-吳明翰攝)

野鳥撞玻璃社團謝季恆版主講解窗殺議題

阿里山森林遊樂區木蘭園排水改善工程,設置有生態靜水池及漿砌石護岸

木蘭園靜水池周邊多孔隙結構讓植生已恢復茂密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