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樂埔町3.0」重啟:文化、藝術與美食交融的城市新綠洲

中央社/ 2024.06.06 14:38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0606 14:38:32)臺北市文化局積極推動「老房子文化運動計畫2.0」,本次媒合民間團隊立偕生活文化,進行歷史建築「錦町日式宿舍群—杭州南路2段67號」(樂埔町)修復及再利用工程。本次修復工程耗資約新台幣1,700萬元,於112年11月進行修復,耗時約半年時間,進行全面性細節檢修,例如屋簷屋面板腐朽損壞的仿作修復、外牆雨淋板局部破損的復原、上護木漆的檢修,以及新舊木料的防蟲防腐處理,達到最佳蟲蟻防治效果。

樂埔町再次對外開放營業,讓每位到樂埔町的民眾都能感受到這棟建築的健康與活力,也替北市再添一樁休閒好去處。6/1~8/31開幕期間,時藝多媒體團隊攜手台灣首間國際級攝影藝廊YellowKorner於樂埔町舉辦當代攝影特展,並同步推出期間限定的夏季菜單,帶來視覺與味覺的雙重饗宴。樂埔町結合日式庭園、手作工藝、西式美食的複合式展演空間,期望民眾在新舊交融的建築裡,親近城市故事、享受空間、藝術與美味,成為城市中的綠洲。

為讓民眾能多加親近與了解老房子,除每季進行文化策展、主題講座外,每週日下午3點提供免付費的專人預約導覽,民眾可進到建築空間內感受空間之美、枯山水之美,主建物旁的日式前園在營業時間內開放民眾自由參觀,歡迎民眾到樂埔町感受四季變化。

時藝多媒體董事長黃文德表示:「未來樂埔町將以飲食、藝術、心靈、文化四大面向,共創永續價值。我們傳遞的想法,不只是活化應用,而是守護文化資產,用行動開啟臺北與歷史間的覺醒。不只是飲食文化,而是傳遞共享價值,用美學拉近生活與城市間的關係。」

臺北市政府推動老房子文化計畫運動已邁入第11年,未來將與鄰近區域的錦町日式宿舍群、原臺北刑務官舍群,及周邊林務局局長舊宿舍、臺灣大學潮州街7號、9號,甚至擴及到青田街歷史街區等日式房舍文化資產共同串聯合作,創造文化臺北的散策新路徑,型塑臺北新魅力,將文化資產轉化為市民的共享價值,共創臺北這座城市生活的永續價值。更多老房子文化運動計畫訊息可鎖定本局老房子文化運動計畫專頁。

立偕生活文化團隊參與臺北市政府推動的老房子文化運動計畫經營「樂埔町」已過9年,過去「樂埔町」是結合日式庭園、手作工藝、西式美食的複合式展演空間,希望民眾在新舊交融的建築裡,親近城市故事、享受空間、藝術與美味。2022年11月經營團隊以共創「樂埔町3.0」的經營理念與修復計畫再次得標。

在修復的部分,因過去營運期間,於環境定期安排清潔與維護,建築物本體也固定檢修,因此建築物本體維護良好。此次的修復計畫則是針對歷經九年使用且經過風吹日曬雨淋後的細節之處進行檢修,例如針對屋簷屋面板腐朽損壞進行仿作、外牆雨淋板局部破損採仿作復原、檢修上護木漆,並全面進行新舊木料的防蟲防腐處理,達到最佳蟲蟻防治效果,讓每個來「樂埔町」的民眾都可以感受到這棟建築的健康與活力。 在經營的部分,將延續過往的基礎,秉持永續經營的信念,將老房子的經營理念轉化為市民的共享價值,從飲食文化、傳承創新、共學成長到文資保護,一起耕耘這塊快樂沃土,共創台北這座城市生活的永續價值。

▲踏進前院,日式建築與維護良好的庭園是都市中的心靈綠洲,平日亦由景觀公司定期維護,時時保持最良好的狀態,前院在營業時間均對大眾開放,供市民自由參觀。

▲在新舊交融的建築裡,客席區除了是賓客品嘗季節時令的地方,也會不定時舉辦多元活動與工作坊。

▲本次整修計畫針對屋簷屋面板腐朽損壞進行修復,煥然一新的樂埔町,在入夜後別有一種靜謐氛圍,時光彷彿停止在這一刻。

▲「微醺,是對生活的致敬」,新增微醺座位區,享受隱密世外桃源的氛圍,體驗藝術與歷史的交融。

▲樂埔町保留日式枯山水庭園,沿用舊有石燈籠、景石、樹木,在繁忙都市塵囂中塑出一處心靈休憩綠洲,駐足在迴廊就可以感受到四季變化。 營業資訊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杭州南路二段67號 電話:02 2395 1689 營業時間:11:30-14:30 / 18:00-22:00 ,每週二公休 線上訂位 https://reurl.cc/Dy7kXE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Leputing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leputing.tw/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