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一賭修復工藝的奧妙!250件陶瓷彩繪及修復精品即日起大墩中心展出

News586/News586 黃秀卿-台中 2024.06.05 20:38

 【 News586/記者黃秀卿報導】《雕繪新境 淬煉新鋦》臺中市陶瓷彩繪修復協會會員作品聯展,即日起至6月19日於大墩文化中心展出,現場有精瓷彩繪、瓷雕、陶瓷修復近250件作品一次呈現,更可一窺早年臺灣社會常見的補迴鼎(台語)的鋦瓷修復工藝,感受修復師透過精湛的工藝,來賦予老瓷器新生命,邀您一睹傳統修復工藝的奧妙。

    「瓷雕結合釉彩的表現,是此次展覽的亮點」。陶瓷彩繪修復協會鄧淑珍理事長指出「這種釉彩技法與在平面的彩繪完全不同,必需從土坏設計開始,累積長時間的經驗,才能完成作品」。本次展出作品結合陶瓷彩繪及修復技術,內容涵蓋動物、人物、花卉、鳥禽、風景、寫意、書法等各種元素,共40名會員透過精瓷彩繪、瓷雕、陶瓷修復、日本久谷燒、赤繪、青花瓷繪等不同工藝技法,呈現出多元精緻的藝術創作。

   

研究鋦瓷工藝近二十年的張睿峰副理事長,特別提到古諺「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他說俗諺中提到的「鋦瓷」是一門古老的民間手藝,可追溯到宋代張擇端《清明上河圖》裡描繪的鬧市街邊鋦匠工作的畫面。臺灣早年常見鋦匠沿街叫喚修補破損器皿,將破掉的器皿用像訂書針一樣的金屬「鋦子」來進行修復。變遷至今,鋦瓷修復已成為情感的紀念,不但考量實用與牢靠性,而且兼顧鋦釘的佈局、色澤感及與性質相稱性等,將富有情感的老瓷器,幻化為精緻的藝術創作,本次展覽作品「白釉茶器鋦瓷」正式展現出鋦瓷修復技法的特殊與藝術性。

    臺中市陶瓷彩繪修復協會成立2年多,推廣傳統工藝的鋦瓷與金繕的修復技術,透過釉上彩、釉下彩以及陶瓷修復的傳統工藝鋦瓷,展現生活器皿藝術性及實用性。本次展覽作品「涅槃再造重生」是跨領域工藝結合,將盤面進行破壞,引喻人生命運多舛體現深刻的哲理見解;而另一件創作作品「憩」,則是以瓷雕技術浮刻觀音菩薩,亮點在瓷雕跟釉上彩兩種工藝技法的結合,不只讓整件作品增色鮮明立體,藝術手法方面又更有聚焦感。

    「《雕繪新境 淬煉新鋦》臺中市陶瓷彩繪修復協會會員作品聯展」於大墩文化中心展出,期待透過釉上彩、釉下彩以及陶瓷修復的傳統工藝鋦瓷與金繕、展現生活器皿藝術性及實用性,也邀請所有喜愛藝術的朋友們來體驗這場工藝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更多展覽詳情請參考大墩文化中心網站(www.dadun.culture.taichung.gov.tw)。圖/業者提供

延伸閱讀:【焦點傳媒社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