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金獎陶藝家約書亞·克拉克「消匿之徑」創作展 20件作品陶博館展出

觀傳媒/ 2024.06.03 18:45

(觀傳媒新北新聞)【記者蔡宇辰/新北報導】新北市鶯歌陶瓷博物館即日起至6月23日於陶博館B1陶藝長廊推出「消匿之徑:肌理記憶集結展」,展示由美國陶藝家約書亞·克拉克(Joshua Clark)和攝影師布莉·蘭姆(Bree Lamb)共同創作20件運用回收陶瓷、陶瓷雕塑、壓克力、照片圖像等混合媒材的作品,豐富的視覺層次,吸引觀眾目光!作品自資本主義反思,表現美國多元的生活面向,啟發觀眾感受自身想法與生活環境的關係。


▲「2016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金獎美國陶藝家約書亞·克拉克,20件混合媒材作品在陶博館「消匿之徑:肌理記憶集結展」展出。
(圖/陶博館提供)

陶博館館長張啟文表示,陶博館舉辦的申請展,吸引來自全球個人、團體投件。從國際間各異其趣的陶瓷藝術風格創作,觀看到不同陶藝創作者的詮釋角度,帶來豐富的形式、議題及世界觀,傳遞給大眾多元的文化內涵!此次「消匿之徑:肌理記憶集結展」由約書亞·克拉克(Joshua Clark)以跨域共創為陶瓷注入媒材能量,結合布莉·蘭姆(Bree Lamb)的攝影創作,幽默地轉繹自身對當代社會的觀察,特別推薦民眾前來參觀與探問。

金獎陶藝家約書亞·克拉克(Joshua Clark)分享說,他用來創作的陶土歷經多年的沈積、風化等自然循環,在黏土狀態時可塑形、在窯火中熔融,逐漸冷卻後像是在時光中消匿凍結成形,期望自己的陶藝創作能記錄當代,為人們帶來深刻的啟發影響力。他採回收陶瓷再創作的獨特技法,首先形塑出陶瓷外殼,在殼上沾取脫模劑,再將回收陶瓷填充在殼中,一起放入窯中燒製。作品出窯後立刻用濕式鋸片輾壓,橫截面仿如地質層肌理般豐富多變,以此為基調,搭配如糖果般溫柔色彩的各式陶藝雕塑,如︰《控制》系列的口紅、瑪德琳、愛心,或是結合充滿熔融流動感又像凍結造形的《噪音》、《天堂之死》,創造複雜又吸睛的作品,表現資本主義裡自人們過度慾望產生的豐富景觀。


▲《控制》系列以橫截面仿如地質層肌理般的物件為基調,搭配溫柔色彩的口紅、瑪德琳、愛心等造形的陶藝雕塑。
(圖/陶博館提供)

約書亞·克拉克(Joshua Clark)來自美國俄亥俄州,2015年獲得克蘭布魯克藝術學院的藝術碩士學位(M.F.A.),曾以作品《半幅蒙太奇》奪下「2016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金獎,曾在陶博館駐村2個月,於2018年在陶博館推出「客觀的誤解—約書亞·克拉克創作個展」,趣味地把立體作品以一般平面圖像表現,邀請觀眾創意拍照,掀起一波打卡熱潮。2019年入選韓國京畿世界陶瓷雙年展,他的作品遍及義大利、美國、臺灣各藝術博物館展出,擁有豐富的陶藝創作與展出經驗。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