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突然變瘦別太開心!這10症狀都是癌症警訊 不明原因體重減輕也是其一

健康醫療網/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 2024.06.01 15:00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癌症已經連續41年位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占每年總死亡人數約3成。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很重要,國健署署長吳昭軍指出10大症狀為癌症警訊,若有應盡快前往醫院檢查。

不過,有許多癌症早期並沒有症狀,很難被發現,因此仍要定期篩檢,國健署提供免費「五癌篩檢」,呼籲民眾多加利用,若篩檢有異常,也應儘速就醫確認並接受治療。

注意10大癌症警訊 應檢查接受診斷、治療

癌症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並提供良好的罹癌後照護,將可有效提升罹癌病人的存活率。吳昭軍署長提醒,民眾若在不明原因下,發現身體出現下列警訊,務必前往醫院接受檢查,以便及早發現與接受治療:

  1. 排便、排尿習慣改變(如:出現血便、血尿、糞便形狀改變)
  2. 傷口及潰瘍久不癒合
  3. 異常出血或有分泌物
  4. 觸摸到腫塊
  5. 吞嚥困難或消化不良
  6. 痣或疣有明顯變化
  7. 長期咳嗽或聲音沙啞
  8. 身體特定部位持續疼痛,久未改善
  9. 在未有特意節食或運動的狀態下,體重急遽減輕(體重於1週內減少2公斤或1個月減少5公斤)
  10. 不明原因的發燒及倦怠感

善用五癌篩檢定期檢查 早期發現增加療效、存活

除了觀察警訊症狀外,定期癌症篩檢也很重要。吳昭軍署表示,定期接受癌症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能有效提高癌症治療效果、增加癌症存活率,目前國健署也有提供免費的「五癌篩檢」服務,只要符合以下資格就能免費篩檢:

  1. 子宮頸癌篩檢:

30歲以上婦女,每3年應至少接受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

  1. 乳癌篩檢:

45至69歲婦女、40 –44歲二等血親內曾罹患乳癌之婦女,每2年1次乳房攝影檢查。

  1. 大腸癌篩檢:

50至74歲民眾,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

  1. 口腔癌篩檢:

30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或吸菸的民眾、18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的原住民,每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

  1. 肺癌篩檢:符合以下資格民眾,每2年1次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
  • 具肺癌家族史:50至74歲男性或45至74歲女性,且其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肺癌的民眾。
  • 重度吸菸史:50至74歲吸菸史達30包-年以上,有意願戒菸或戒菸15年內的重度吸菸者。

若篩檢結果為「異常」,應進一步檢查、診斷,國健署表示,如果確定罹患癌症,民眾也別太過驚慌,癌症醫療防治醫院有專業的診療及照護,並提供多項服務,如:運動防癌講座、心理支持服務、癌症資源等,照顧患者的身心健康,並能順利銜接治療返回社區生活。

【延伸閱讀】

酒精與7種癌症有關! 全台49%人一喝酒就暴露在癌風險下

10大癌症飲食宜忌 營養補充品怎麼選擇最有效?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191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