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結合文學與永續 淡江大學林郁嫺副教授獲優良通識教育教師

中央社/ 2024.05.31 13:46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0531 13:46:56)淡江大學111年優良通識教育教師,德文系副教授林郁嫺。 淡江大學德文系副教授林郁嫺將德國文學作品及電影作為通識課程授課題材,結合永續議題,使學生在閱讀中反思,且採取「以實整虛」教學方式,自行錄製的德語文學課程影片,更是獲得學生好評。除了在校內外致力推廣德國文學,提昇核心素養之外,林郁嫺輔導關懷學生亦不遺餘力,榮獲淡江111學年度淡江大學優良通識教育教師肯定。

林郁嫺說明,她首先在「探索永續」課程設計上,將永續發展議題觸及德國社會永續發展措施,結合自己在德國文學的專業,將德語小說融入課程。受到課程中結合永續的啟發,林郁嫺改變「德語文學名著選讀」原本以時代順序為主的課程脈絡,改以議題導向,將德國文學名著以SDGs的17項永續議題分類,組成完整的課程架構,並且在課堂上帶領學生了解小說內容,觀賞原著改編之電影,讓學生進行跨媒介比較,感受文字及影音呈現的差異。「學生對內容有沒有興趣是最重要的,他們要先感興趣才會聽進去上課的內容」,為此林郁嫺會根據每學期學生在報告後的課程回饋,對於議題及書籍選擇進行更新和調整。此外還將課程內容錄製成影片上傳Youtube,並且在影片中補充相關資料,讓學生觀看影片後,自主反思與自己相關的永續議題。

林郁嫺感謝淡江對她的認可,以及德文系助理蕭淨淳給予的鼓勵。「今年是邁入教授通識課程的第8年,面對來自不同科系的學生,找出最合適的管理與教學方法確實不容易,但是過程中也漸漸地豐富了我的想法和層次,希望我的課程可以持續讓更多的學生喜歡上德國文學與文化。」未來在課堂上,她期許帶入更多有趣的德語小說與電影,並結合時事議題,讓年輕世代能關心社會,同時作出新的嘗試,改變小組報告的形式,像是以錄製影片的方式呈現。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