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108課綱公聽會】高中廢課吃掉正課時數!學生學力直直落拖垮國力

愛傳媒/ 2024.05.30 15:59

【108課綱公聽會】高中廢課吃掉正課時數!學生學力直直落拖垮國力

【108課綱公聽會】高中廢課吃掉正課時數!學生學力直直落拖垮國力

108課綱上路5年,必修時數減少1/4,讓給微課程、彈性課程、自主學習等;加上學測在高三上學期期末登場,高三下學期形同荒廢,導致學生的所有學科能力通通下降。一女中國文老師區桂芝直批,108課綱是「不顧人間疾苦的制度荒謬」;學者專家表示,台灣是科技立國,總統賴清德也說要把台灣變成「AI之島」,但是108課綱卻正在把全台學生的基礎能力都掏空,再不補救,我們將付出嚴重代價。

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今天(30日)舉辦108課綱公聽會,國教行動聯盟副理事長陳國祚表示,台灣以科技立國,但108課綱自然科必修時數減少,導致自然科弱化,影響國力。此前教育部政務次長張廖萬堅說台灣學生PISA成績進步可喜可賀,但是要知道,疫情使得全球許多國家的學生學習中斷,「所以台灣學生PISA成績進步不是我們變厲害,而是別人退步!」建議除非學測可以納入選修,不然就必須增加自然科必修時間。

另外現在每周都排入自主學習時間,陳國祚說,這種作法只適合學習動機強烈的學生,但絕大多數動機不明確的學生會被遺棄。政策目標不應該「讓學生選喜歡的學」,不然學生通通都去打電動了;而應該改成「讓學生對所學感興趣」。尤其是私立明星高中或是有資源的家庭會幫學生規劃自主學習內容,但是公立高中就放牛吃草,如此將助長階級固化。

北一女中物理老師簡麗賢表示,108課綱時數比99課綱少,雖然教育部總是說總時數沒變,但是必修時數就是變少了。自然科以前16學分,現在只剩12學分,還要分配給物理、化學、生物、地科等4學科,老師教學受到很大影響,也影響大考中心考試範圍。希望從12學分回復到16學分。

簡麗賢表示,課綱領域應該與時俱進,流體力學就不該刪掉,量子科技、超導體 也應該納入必修。

簡麗賢說,他很認同「探究與實作」這個單元,但是偏鄉學校不見得有條件;「探究與實作」應該更務實,不要從台北看台灣,也應該關切偏鄉老師的心聲。

北一女中國文老師區桂芝直批,108課綱是「不顧人間疾苦的制度荒謬」,包括彈性學習(自主學習/微課程)占掉太多正課時間;校訂必修只是「跨科合作」的假相;以及多元選修是「為多元而多元」,只是複製了大學選修好像很豐富的假象。

區桂芝說,7月的分科測驗不考國英,所以高三下學期學生根本不聽課,上課時肯抬頭看老師一眼老師就感激涕零了;但老師也知道學生忙,像是很多學科都有「探究與實作」(歷地公物化生地),加上校訂必修、多元選修,科科要繳報告、要成果發表,學生根本做不完,這是要逼死他們嗎?要嘛就是家長跳下來幫忙,大家都累死。

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主委林建增表示,高三下學期的班級已經徹底亂掉了,老師根本無法管。

立委羅智強表示,現在課程把數學簡單化,物理、化學、生物、地科時數都是舊課綱的一半;這跟總統賴清德喊出「要把台灣變成AI之島」背道而馳,再不正視錯誤的108課綱,我們要付出的代價更高,台灣就要被教育政策的失敗而掏空了。

立委葉元之說,108課綱已經上路5年,教育團體、家長團體、學生團體早就提出許多建議,教育部改善了甚麼?也許等到118課綱,我們講的問題還是一模一樣。

葉元之說,108課綱最大問題就是減少太多必修,去了1/4時數;這也影響到大學,很多大學教師跟他說,現在最重要就是要「接住學生」,不要讓學生感到挫折,很多大學開補救教學課,學生要去補那些高中時就該學的東西。

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祕書長段心儀表示,根據台大電機資訊學院資料,首屆108課綱新生微積分成績降低超過9%,最近2屆與之前2屆成績降約12%;長庚大學教師也說,社區高中的高三學生幾乎處於「不學」的狀態。學子能力下降,長久下來影響台灣產業競爭力,只能去引進白領移工。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