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青鳥行動」失熱絡,學生參與聲勢明顯下滑

品觀點/記者 許怡雯 2024.05.29 13:45

國會改革法案三讀通過了,外界發現,雖然民進黨號召民間團體發起「青鳥行動」,包圍立院周邊,但是明顯與10年前以大學生為主體的太陽花學運相比,今年學生的參與聲勢明顯冷淡許多,甚至有學生在社群平台發起「#我支持國會改革」的反向活動。多位學者分析,年輕人覺醒中,民進黨的支持度不如從前,讓青鳥行動失去正義性,讓學生參與的熱絡度下滑。

國民黨與民眾黨聯手力推的國會改革法案,終於三讀完成,立院內外的抗爭不斷,還有強調以學生團體抗議為由的青鳥行動,也聚集不少人。只是雖然人多,雖然自報是學生代表,但卻出現該校學生兩極化的局勢。

以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學生會日前發布聲明,指立法院審議職權行使法、刑法藐視國會罪等,忽略程序正義且缺乏實質討論,呼籲立委不應逾越職責,破壞憲政架構,並發起活動連署。

然而,許多師大學生對此表示不滿,質疑學生會不應以學校名義發動與學權無關且涉及政治立場的連署活動。在社群平台上,有學生發起「反對師大學生會聲明連署案」,並進行意見調查投票,結果顯示約34%的學生不認同所謂的藍白黑箱,27%認同黑箱,其他則未表態。

另外,國立中山大學一名學生,號召四校學生到校串聯藐視國會行動,但也遭到學生質疑「憑什麼代表學生發聲」。有學生在社群平台反制發起「#我支持國會改革」行動,聲援國會改革。

對於學生的青鳥行動來看,一位不具名的大學教授表示,有學生來信希望請假去聲援立法院外的活動。但整體觀察,相較於太陽花學運時,當年不只是學校學生會,甚至小至系學會等都會寫信給系主任,請求系上體諒學生北上參與罷課。今年則多只有零星學生表態,且請假是學生權益,多數情況下都會准許。

而文化大學廣告系教授鈕則勳認為,民進黨試圖藉次立院外的行動重新找回年輕族群基本盤。畢竟年初的總統大選中,相對多數的年輕人已是支持白色力量,而非綠色力量,這對民進黨來說是一個隱憂。

鈕則勳教授也指出,青鳥行動難以與十年前的太陽花學運相比,當年民進黨是以在野黨的身份,用衝撞策略挑戰執政者,這是正常現象。但如今民進黨已是執政黨,卻仍採用在野黨的攻堅策略,讓人感到突兀。此外,柯、黃粉絲群體以年輕族群為主,顯示年輕人的陣營早已不再是民進黨的鐵板一塊,因此在特定網路平台上,年輕人支持國會改革的聲音反而更為明顯。

台大政治系教授彭錦鵬指出,民進黨十年前以壓倒性姿態吸引年輕選民,但根據年初總統大選前的民調,愈年輕的選民反而支持民眾黨,這也使得本次運動在學生間的聲音分歧。

彭授彭錦鵬也強調,國會改革是藍白兩黨選前就提出的項目,但民進黨未能以過去的國會改革主張回應,反而給人扣帽子的印象,實在站不住腳。此外,程序上也很容易依照過去的歷史軌跡檢驗是否恰當,且未見違法,找不出反對國會改革的理由。

綜合以上觀點,民進黨在面對「青鳥行動」時,需重新審視其策略。雖然學生參與度不如以往,但年輕族群對國會改革的支持聲浪卻不容忽視。如何在保有執政黨的形象下,能夠有效地回應年輕人的訴求,是民進黨未來的重要課題。隨著社會不斷變遷,年輕人的政治立場與需求也在改變,這需要執政黨能夠靈活應變,才能持續獲得民眾的支持。

(以上圖表皆翻攝自網路)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