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 擴大友善棲地與石虎共生共榮

互傳媒/ 2024.05.29 08:42
▲去(112)年生態服務給付農友田區監測照片。(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提供)

【記者 林明佑/彰化 報導】石虎曾廣泛分布於臺灣低海拔山區,但因與人類活動範圍高度重疊,導致棲地喪失、與人類衝突等問題,使其族群數量急遽減少。目前,石虎依據《野生動物保育法》被列為第一級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亟需各方努力以減少其面臨的威脅。

▲貓羅溪生態造林地上監測到石虎帶著兩隻小石虎活動蹤跡。(林業保育署南投分署提供)▲貓羅溪生態造林地上監測到石虎帶著兩隻小石虎活動蹤跡。(林業保育署南投分署提供)

自2018年起,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推動了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建置計畫。該計畫旨在串聯東西向河川綠帶,連結山脈至海岸,編織「森-川-里-海」廊道,形成國土生物安全網,發展兼顧地區發展與居民生計的保育措施,以促進生物多樣性的永續發展。南投分署負責在南投縣、彰化縣、雲林縣等地區推進這一計畫,並將石虎列為保育關注物種,推進跨域保育工作。

具體措施包括:「友善農作」:推動生態服務給付方案,並頒發友善石虎農作標章,以鼓勵農友採用對石虎友善的農業實踐。「棲地管理」:在河灘地區進行生態造林、移除外來種植物,並進行租地管理以保護棲地。「路殺環境改善」:在易發生路殺的地區採取措施,如設置警示標誌或建造動物通道。「捕捉器具改善」:推廣改良式獵具,以減少石虎誤傷或被捕的風險。「犬貓管理」:宣導禁止餵食遊蕩犬貓,並建立入侵或救傷通報機制,以減少犬貓對石虎的威脅。

此外,南投分署與多個單位如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地方政府、高速公路局等合作,發展不同面向的保育工作。目前,石虎已在南投縣信義鄉、彰化縣八卦山一帶、雲林縣林內鄉等地有觀察記錄,顯示出保育工作的初步成效。

然而,石虎仍面臨著如遊蕩犬貓攻擊、路殺和陷阱等威脅。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南投分署將持續關注這些問題,並透過國土生態綠網平臺促進各方協力合作,共同創造一個人與石虎共生共榮的環境。

 

新聞圖片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