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全球氣候變遷下的都市防洪治水挑戰 國際經驗交流與成果分享

新頭條/ 2024.05.28 11:27

記者陳欣欣 / 台北報導

國土管理署副署長於望聖5月27日出席「都市總合治水推動」研討會。於副署長表示,面對全球氣候變遷影響,都市防洪治水也在面臨更嚴峻挑戰;為因應都市地區治水問題,本研討會分為「國內外都市治水策略分享」、「都市總合治水建設計畫執行成果」、「都市總合治水推動實績」等三個主題,特別邀請美國CMD Smith公司的施匯銘總工程師及日本熊本大學的張浩教授,集結各領域產、官、學專家相互實務交流,凝聚都市總合治水的共識,以優化未來推動方向及措施。

此外,在研討會中,也同步舉辦「全國下水道局限空間出入坑作業評鑑」頒獎典禮,在經過上(4)月8、9、10日共三天的考評後成績已揭曉,由臺中市政府、臺北市政府及宜蘭縣政府榮獲特優等;臺東縣政府、桃園市政府、屏東縣政府及嘉義縣政府獲評為優等;高雄市政府、新竹縣政府及金門縣政府則為佳等,代表各縣市參與評鑑作業的施工廠商代表,經過評比檢視施作程序及作業方式是否符合規定,相信所參與的成員都有所收穫。

▲國土署下水道工程分署長林厚名親自頒發「全國下水道局限空間出入坑作業評鑑」獎座給考評成績優等的縣市代表。(圖/國土署提供)

廣納各界經驗交流,造就未來都市總合治水推動新目標

國土管理署表示,「都市總合治水」是以整體防洪管理的觀點為核心概念,結合都市設計、建築管理、土地利用、雨水下水道系統改善、都市雨水調節,都市地區入出流管制、建築基地高程管理、建築流出抑制、智慧城市等全面性總合規劃,採取工程及非工程措施雙管齊下,及應用智慧科技進行防災監測管理,創造低衝擊、低洪災的都市水環境,達都市防洪韌性、永續發展、因應極端氣候的重要目標。

國土管理署進一步表示,中央政府近年來積極推動「都市總合治水建設計畫」與「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水與安全」,來提升都市雨水下水道「預防」、「減災」、「應變」、「復原」四項防洪保護標準。截至去(112)年底,全國雨水下水道建設長度已達5,768公里,實施率達80.13%;累積都市滯洪量增加為57.6萬立方公尺,約230座游泳池,運用智慧化科技管理持續執行雨水下水道及排水工程,打造具防災、韌性的海綿城市。

國土管理署最後表示,研討會以都市總合治水建設政策方向與地方政府執行成果兩大主軸,邀集產、官、學界的專家透過專題演講、政策說明及成果案例分享,聚焦全球性的「防洪與治水策略」、「智慧應用分析」、「都市永續發展」等創新思維及實務經驗交流,也進而廣納各方建議,未來推動都市總合治水規劃策略研擬參考方向,以精進都市防災及適災能力,讓臺灣整體治水接軌國際,持續向永續城市的發展目標邁進。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