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身體沒病別亂吃魚油! 《BMJ》研究證實:健康者恐增「2大心血管疾病」風險

潮健康/peter20333u 2024.05.27 12:00


潮健康/外電編譯

不少學者支持「魚油」對心血管健康的好處,然而對於未曾有過心血管疾病的健康一般人而言,額外補充魚油的必要性或許不大。《英國醫學期刊》(BMJ)最新刊載研究稱,攝取魚油對於特定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確實看到一定程度的保護效益,但對於無心血管病史者而言,反而可能增加心血管風險。

吃「魚油」竟對心血管有害? 研究:健康者心房顫動風險增13%

吃「魚油」竟對心血管有害? 研究:健康者心房顫動風險增13%

以中國中山大學廣州校區為首的研究團隊,透過英國生物樣本庫(UK Biobank)蒐集415,737名無心血管疾病者的研究數據,年齡介於40-69歲之間。研究團隊為此開展約12年的長期追蹤;在此期間,18,367 名患者發生心房顫動、22,636名患者發生重大不良心血管事件(心臟衰竭、中風和心肌梗塞),追蹤期間有22,140名患者死亡。

研究團隊指出,所有受試者中31.4%人口有定期服用魚油保健品的習慣,其中老年人攝取比例高於年輕人、女性高於男性。初步分析結果顯示,與心臟健康良好但不服用魚油的受試者相比,有服用魚油習慣的心臟健康者,罹患心房顫動的風險高出13%、中風風險高出5%;自健康狀態進展至心臟衰竭的風險則降低8%。

針對本身患有心房顫動的受試者而言,服用魚油卻出現保護作用:從心房顫動進展為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風險降低8%、進展至心肌梗塞風險降低15%,進展至死亡事件的風險降低9%;患有主要心血管事件者,死亡風險降低1%。另外,心臟衰竭患者若有服用魚油,死亡風險則減少約9%。

服用魚油增加心血管事件機率? 專家:對「初級預防」效果有限

服用魚油增加心血管事件機率? 專家:對「初級預防」效果有限

再以年齡、性別等因素來看,定期魚油補充的女性與非吸菸者,自健康狀態轉變為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風險,分別都高出了6%。不過,對於男性與年長者而言,定期補充魚油有助降低自健康狀態進展至死亡事件的發生,分別降低7%與9%的風險。結果顯示,補充魚油的正反效益,與心血管是否健康具有顯著的關聯性。

研究領銜作者、中國中山大學公衛學院林華亮博士表示,本次試驗對於魚油在「初級預防」、「次級預防」上扮演的角色,擁有較為完整且全面的見解:以初級預防而言,對於對於心血管健康的個體,定期服用魚油與罹患心房顫動的風險增加相關。不過,對於已罹患心房顫動的個體(作為次級預防)而言,定期服用魚油補充劑,對於病情進展至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乃至於死亡事件而言,或許有其保護效果。

補充Omega-3不一定要吃魚油? WHO示警:每日劑量不應超過XX毫克

補充Omega-3不一定要吃魚油? WHO示警:每日劑量不應超過XX毫克

林華亮博士指出,對健康正常人而言,應謹慎使用魚油補充劑作為初級預防,因其對於心血管的效益尚不明確,建議平時以天然食物如鮭魚、鯖魚、鮪魚、沙丁魚、牡蠣、亞麻籽、酪梨、核桃等天然食物做補充。世衛組織(WHO)建議的每日攝取量為250-500毫克,且不宜超過2000-3000毫克。對於已患有心血管疾病的個體,仍建議在醫事人員的監督下適度補充魚油。

至於該如何得知個人攝取的Omega-3是否足夠?美國心臟協會發佈指南建議,每週應攝取至少2份魚類,總量約85-113克左右。鯖魚、鮭魚等油性魚類可多加補充,研究證實其對於心臟健康具有一定保護作用。然而,攝取太多、太少皆過猶不及,建議民眾保持飲食的多元化、避免單一的飲食內容,有助於促進身體健康。

最後,林華亮表示,本次研究涵蓋了大量樣本並進行了長期隨訪,這使得分析臨床診斷的疾病發生率和健康結果更加可靠。不過,作為觀察性研究,並無法確定補充魚油與心血管事件,存在一定的因果關係,且儘管調整多個協變數,仍可能存在混雜因素。未來需要更多開展更多研究,以確定魚油保健品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潛在影響。

潮健康專屬讀者社群邀約:不想錯過重要醫療健康資訊,現在馬上點擊加入潮健康LINE專屬讀者社群







延伸閱讀:
「Omega-3」保護心血管 還有降血壓作用? 一天攝取多少份量才夠?
EE、TG型魚油怎麼選? 醫驚曝關鍵差異:「這款」引起心律不整風險高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