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第十七屆傳播與發展國際研討會在佛光 中外六校22篇論文發表

新頭條/ 2024.05.27 20:48

記者陳木隆∕宜蘭報導

第十七屆傳播與發展國際研討會,日前在佛光大學德香樓多功能會議廳舉行,總共發表來自中外六校22篇論文,各校研究人員、教授與研究生透過熱絡的學術交流,將自身的研究發現與成果,提供相關的學術社群做進一步的分享。

研討會由佛光大學傳播學系主任徐明珠主持、創意與科技學院院長謝元富指導,包括來自美國的生命科學研究所所長施玉勛博士、東華大學社會學系呂傑華教授,以及傳播學系師生都到場與會。

專題演講由施玉勛博士主講「AI時代遠距教學的實踐」,提及近代社會由於AI科技的發展,開啟人工智能時代,施博士更介紹AI領域在國外的發展現況,從小學至大學如何設置教學,並藉由教學的驗證,讓使用AI的教學設計可以發揮更符合學習成效的目的,成為遠距教學的主流。

徐明珠總結時指出,科技對於這個時代真的是很重要,AI就是主流之一,帶給大家很大的方便性,像是查找資料、撰文、影像的製作等等;但也帶來可怕的影響,如果人類不進步,包括老師在內,可能都會被取代!

施玉勛表示,AI分為兩種:GAI(生成式人工智能)和AGI(通用人工智能),而GAI將成為主流,和以往的AI相比,GAI在學習思維上做出了改進。過去的AI只能歸納問題,現在的GAI則能夠在已有答案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對於他的專題演講,讓與會師生對於人工智能,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

隨後進行的人間佛教與星雲大師傳播研究發表,由蘭陽傳播研究中心研究員黃國豐、傳播學系研究生蕭麗惠及傳播學系副教授牛隆光等人發表論文,分別探討人間佛教佛陀本懷與如來藏的菩薩道精神、星雲大師形象的研究與人間福報如何報導「貧窮」等議題。

這屆研討會的其他場次,還包含教育傳播研究、新媒體傳播研、蘭陽傳播研究、行銷傳播研究等多個研究領域,提供豐富的知識交流機會。例如探討AI研究的最新進展與應用,深入研究人工智慧如何影響各行各業。還有討論國高中生對電子圖書館的看法,了解年輕人對數位閱讀的接受度和使用習慣。希望藉由這些研究及交流成果,能為教育界提供寶貴的參考,促進未來教育模式的發展與改善。

另於研究生發表自已研究成果與觀點上,初試啼聲的過程,個個都能在台上,主張自己的論述與研究意義;加上教授們對研究生們的報告進行了細緻的點評和建議,讓研究內容能有更豐富的見解,也在教授們豐富經驗的引領及指導下,讓研究觸角能更加深入。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