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衛生福利部公布的 110 年國人死亡統計,「腎炎、腎病症侯群及腎病變」在十大死因中排名第九;健保署統計資料指出,台灣慢性腎臟病盛行率高達 11.9%,且僅有 3.5% 的人知道自己患有慢性腎臟病。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師林舜穀表示,長期以來,關於慢性腎臟病患者能否服用中藥的爭論不斷,尤其自 2003 年馬兜鈴酸事件後,每年都有相關的爭議新聞。
2 大型研究證實,中醫治慢性腎臟病有效
然而,台灣健保系統提供的寶貴數據,使得研究者能夠長期追蹤中醫治療對慢性腎臟病患者的影響。林舜穀說明,目前有 2 篇由台灣腎臟及毒物科團隊進行的的大規模研究成果,探討中醫在慢性腎臟病治療中的作用。
第一篇由台北榮總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主任楊振昌所領導之研究團隊,追蹤 9 年,探討中藥對慢性腎病患者死亡風險的影響。結果顯示,無論是在確診慢性腎病前後接受中醫治療患者,其死亡風險均顯著低於從未接受中醫治療者。
第二篇則由高雄醫學大學腎臟照護學系教授黃尚志的研究團隊所完成,其分析了超過 2 萬 4000 名慢性腎臟病患者的健保資料,從 2000 年追蹤到 2008 年,發現接受中醫治療的患者惡化成末期腎臟疾病(ESRD)的風險顯著降低。
林舜穀指出,綜合這 2 篇大規模的長期研究發現,慢性腎臟病患者在接受合格中醫師的治療下,不僅能減少腎臟衰竭風險,還能降低死亡率。因此,呼籲民眾務必尋求合格中醫師的治療,避免自行服用來路不明的中藥。
中醫治療慢性腎臟病第三期治療效果較佳
長庚紀念醫院中醫內兒科主治醫師陳俊良表示,腎臟病第二期可以中醫食療保護腎功能,第三期治療的目的為延緩腎功能惡化,延長進入透析時間,緩解症狀,保護殘餘腎功能,延緩病程進展,提高慢性腎衰竭的生存生活品質。
中醫治療慢性腎臟病的特色以慢性腎臟病第三期治療效果較佳,乃是以疏肝健脾補腎,益氣養血,活血化瘀為主。相關研究發現,服用中醫師處方濃縮中藥對腎臟病人有所幫助。
- 調理體內各臟腑,緩解症狀,降低病人對於藥物的依賴。
- 調節身體免疫能力,改善膿尿、血尿問題。
- 平衡自律神經失調,改善失眠、焦慮等精神狀態,提升腎臟病人的生活品質。
陳俊良分享相關案例,69 歲的廖先生患有高血壓 10 餘年,目前服用西藥控制中。因他工作壓力大,常處於情緒緊張、急躁中,也常熬夜、應酬,睡眠品質不佳,因而常感疲倦。
最近,他發現雙腳水腫,小便泡泡愈來愈多,體力越來越差,經西醫檢驗發現腎功能惡化合併蛋白尿,已經是慢性腎臟病第四期。擔心會進入洗腎狀態而至中醫門診求治。
陳俊良提到,經由中西醫整合治療後,配合生活作息改善,以及規律運動、均衡飲食等衛教,治療約 1 年,總算延緩腎疾惡化,腎絲球過濾率從 23 ml/min 改善至 35 ml/min,腎功能有所進步。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內科主治醫師歐世宸呼籲,中醫不僅只有養身調理身體,老祖先的智慧更能幫助改善病情。透過規律的中西醫一起治療,患者能夠獲得更好的生活質量及健康保障。
文 / 黃慧玫、圖 / 孫沛群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