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余茂春: 美國依《台灣關係法》保護台灣是絕對的

銳傳媒/特別報導 2024.05.24 12:50

文/陳榮祥

美國哈德遜研究所中國中心主任余茂春指出,《台灣關係法》是美國國內法律,明確規範防衛台灣安全,美國政府依據該法保護台灣是絕對的,疑美論並不必要。

川普政府時期曾擔任美國國務卿龐皮歐政策規劃辦公室中國政策首席顧問的余茂春同時表示,台灣的本質是獨立的,國民對居住土地的認同更是天經地義,可惜台灣有些人自我認知錯亂。

余茂春23日晚間應邀出席福和會例會發表主題演講時,做了以上表示。余茂春演講摘要如下:

台海安全:
美國的紅線是中國不能跨越台灣海峽中線,川普立場比拜登強硬,中國才不敢得寸進尺。

台灣是小而強的國家,應深化與美國的結盟關係。台灣的民主自由絕對會影響中國人民的命運。

台灣要發展自身的防衛力量,像以色列一樣,國防安全自立自主,才能贏得美國的尊敬。

維修武器的能力要提升,包括零件配件材料的庫存,技術人員的培訓養成。

亞洲民主:
世界二戰後,美國領導自由世界至今,扮演世界秩序守護領導者角色。

亞洲民主是美國眾議員索拉茲積極推動,1986年推翻菲律賓馬可仕政權,殿定亞洲自由民主的新典範,對蔣介石戒嚴政權也是一大警示。搶救韓國的金大中,就是基於對亞洲民主的責任。

保護台灣人民的民主自由以及人權,是美國對台關係的核心價值。
黨外運動對台灣民主有貢獻,《台灣關係法》則進一步將台灣推向真正的政黨政治道路,美國對當年台灣黨外運動人士提供必要的人權保護。

美中轉折:
2015年,美國登陸月球50年,重新檢討美國對中國與俄羅斯的戰略。美國深刻感知中國威脅影響到美國的價值觀。不只如此,中共政權正在威脅全世界。tiktok深入美國社會人心,破壞美國人的價值觀和隱私權,對國安造成重大挑戰。

川普時期開始對中國戰略出現大轉變,川普定調,中國是美國最大的威脅,中國的問題是政治問題非貿易問題。川普憑直覺及個人經驗,加上國務卿龐培歐重用余茂春建言,美國國務院對中國政策,開始出現撥亂反正的新局面。最近在的民意調查顯示,80%美國人對中國持負面印象。

國際角色:
川普主張美國第一,是美國優先的倡導者。有人擔心川普再度入主白宮,會不會走向外交孤立?這絕不可能。

美國是以理念建立的國家,建國之初人口400萬。立國的價值觀是人人生而平等,不分種族、族裔。 這是美國遵循桹深柢固的普世價值,不可能孤立於世界。
美國立國基因是走入國際,成為國際的成員。美國自由平等自治的精神,直接影響歐洲的政治改革。

認識中國:
中國很厲害的是,將很多政策抽象化,要看清楚完整內容的細節,才能看懂魔鬼藏在那裡!
習近平治理的核心策是鬥爭,從鬥爭的角度檢驗任何人事物。
中國共產黨的用語要看副詞,才能完整地了解它詞句表達的意含。
中共政權的崩潰需中國人民的覺醒。
共產黨的鬥爭哲學要被徹底了解。
中國經濟跨台是中國結構性問題,大於外在因素的影響。
中國人心大變,已在等待後習近平時代的終結。

烏克蘭與哈瑪斯:
烏克蘭長期培養中國的軍事力,可說是中國國防軍力升級的最主要來源。為擺脫對俄羅斯的依賴,中國與俄羅斯的合約說變就變,沒有真正信賴可言,中國與俄羅斯是長期競爭、短期利益的結合。

哈瑪斯學中國共產黨的組織架構及戰爭策略,中國在埃及的工程師幫哈瑪斯建立工程軍事能力。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