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減塑、減碳愛地球 花蓮縣環保小局長攜手呼喚綠色未來

新頭條/ 2024.05.24 18:05

地方中心/花蓮報導

每年4月22日為地球日(Earth Day),為了喚起大眾對於保護環境的意識與關注。最早的地球日起源於1970年代,於美國校園興起環保運動,也促進了多項環境保護法案通過。時至今日,地球日已然成為全球性的重要環境節日之一,超過190個國家、10億人參與這項全球環保運動,每年此時皆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民眾,用自己的方式為環境盡一份心力。

計量與綠能探索館碳中和概念講解。(圖/環保局提供)

塑膠污染已是全球性的環境危機,99%塑膠由化石燃料製成,大量的碳排放不僅加劇氣候危機,也損害民眾的健康以及破壞生物多樣性,而2024年地球日年度主題為「多一塑不如少一塑(Planet vs. Plastics)」,強調減塑的重要性,積極宣導於2040年全球塑膠產量應減少60%,一同終結塑膠污染對於環境的危害。花蓮縣政府也積極推動各種減塑、減碳政策,呼籲民眾從生活轉型減少一次性塑膠製品使用,一同達到「淨零碳排,永續花蓮」之目標願景。

環境教育講師解說水力發電原理。(圖/環保局提供)

花蓮縣環保局響應地球日,攜手花蓮縣環境教育輔導團於113年5月16日辦理地球日研習活動,邀請本縣各國小師生代表前來參加,學生們擔任環保小局長,在本縣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計量與綠能探索館中,透過參與式的實作課程與體驗,認識地球及在地環境的關聯性,從了解何謂綠色能源與發展現況,延伸到減少資源消耗與碳中和的概念,讓小局長們在研習後能積極採取更具環境友善的行動,也將減碳概念與減塑作為深植心中。

▲經濟部地質調查及礦業管理中心東區辦事處環境教育人員講解花東礦石資源。(圖/環保局提供)

而教師組則前往經濟部地質調查及礦業管理中心東區辦事處進行研習,從花東地區礦業與人文發展的脈絡乃至環境資源的永續管理,並思考如何在經濟與環境之間,有效及合理的利用珍貴的礦產資源。

▲環保小局長大合照。(圖/環保局提供)

花蓮縣長徐榛蔚表示,期盼完成研習的環保小局長們,能建立環境友善的價值觀,思考如何解決環境問題並能主動參與環境行動,回到校園發揮影響力,從響應地球日開始,直至每一天的日常,所有人都能從一件小事做起,培養綠色生活習慣,攜手守護環境呼喚綠色未來。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