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又是一年五月槐花香(外一篇)/梁征

台灣好報/ 2024.05.24 10:26
又是一年端午時,關於端午的話題登上了熱搜。端午節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節日之一。農曆的“五月五日”除了叫“端午”,還有“重午”“端陽”等名稱。關於古詩詞裏的端午節有許多佳句,如“五月榴花妖豔烘,綠楊帶雨垂垂重”的景致,“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的民俗,“雲旗獵獵翻青漢,雷鼓嘈嘈殷碧流”的賽龍舟盛況……

宋朝歐陽修的《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豔烘》“五月榴花妖豔烘,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共,葉裏黃酈時一弄,猶瞢忪,等閒驚破紗窗夢。”這首詞寫的是一位深閨女子的端午日。人們用五彩的絲線包紮多角形的粽子,煮熟了盛進鍍金的盤子裏,送給閨中女子。而深閨中的女子已經沉沉睡去,被窗外黃鸝鳥的啼叫驚醒,她睡眼惺忪、迷迷糊糊,手邊還放畫有雙鳳的生綃扇子。端午之日,雖然天氣明媚,人人喜樂,但女子看似悠閒恬淡的平靜生活卻藏著一絲清冷孤寂。

宋朝蘇軾的《浣溪沙·端午》“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佳人相見一千年。”這首詞是蘇軾寫給自己的侍妾朝雲的。朝雲原名王子霞,本是錢塘的小歌妓,被蘇軾搭救,收為侍女。雖然出身低微,但朝雲卻像《高唐賦》中的朝雲暮雨的神女一樣,溫柔美麗,與蘇軾靈魂相通。西元1095年,蘇軾被貶惠州兩年了,朝雲不畏路途遙遠,隨他遠赴偏僻瘴癘之地,撫慰了他內心的孤獨與不平。這裏描寫了女子歡度端午佳節的情景,它也是對朝雲的深情告白,祈願能與相愛的人天長地久,白頭偕老。讀罷,才發現原來人間最美的愛情便是朝雲與東坡的如影隨形!

明代邊貢的《午日觀競渡》“共駭群龍水上遊,不知原是木蘭舟。雲旗獵獵翻青漢,雷鼓嘈嘈殷碧流。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江亭暇日堪高會,醉諷離騷不解愁。”在端午節這天,圍在岸上的人們,驚怕地觀看著群龍在水上嬉戲,不知道原來這是裝飾成龍形的小船,船上彩旗獵獵作響震紀空中翻飛,敲響的鑼鼓喧鬧,清清的水流。從古到今屈原的冤魂不散,楚國的風俗至今仍存。閒暇的日子正適合在江亭喝酒聚會,誦讀《離騷》,哪覺得其中的憂愁。

五月鶯歌燕舞日,又到粽味飄香時……在這個端午佳節,讓我們一起遨遊在古詩詞裏,閱讀古詩詞裏的端午節,感受古人筆下詩情畫意的端午,吃粽子,沐雨更衣,掛艾草,看龍舟,與詩人們一起放“粽”才情。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