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0523 17:35:13)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學士學位學程,由安梓濱講師、東冬・侯溫講師及班級導師王昱心教授,指導109級畢業生於5月21-26日辦理《久即日常》聯展。本次活動由Ciamin·Panay 張家明、ripun tjaudring 范文凱、孫俊豪Teyrung・Tadaw、馮佳彬Wilang・Cingrung、Lapic Rakoh胡婉瑩、Ta’os Arik李丞弘、qubiaz isingkaunan 蕭仁傑、Paylang 李聖恩、Dawa Ata高鈺程、張詠晴 Sawmah Cidal、niwa panay 劉姵均共計11位同學,共同製作2件靜態展覽作品及9組展演作品。
東華原住民民族學院於108年增設「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學士學位學程」,以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之專業領域為發展目標,幫助學生學習原住民族豐富多樣的樂舞與藝術內涵,於學院原有優質樂舞學習與展演績效、長期與部落文化工作者、藝術家、創作者交流合作之基礎上,連結國際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創作發展,營造臺灣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傳承、學術研究及教學重鎮,培育高階人才,提升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品質。
「生活中經久累積的過程即是日常。」《久即日常》為本次展覽主題,以4年級畢業生入學年109發想,「9」與「久」同音,亦可延伸為時間長短之判別,「久即日常」意指創作者們經過長久練習,從日常生活中取材與堆疊,並在大學4年中不斷實踐,包含身體力行之田野學習、多方思考藝術創作本質,於畢業製作展現累積之成果。
本次畢業製作聯合展覽由11位畢業生共同創作,探討原住民族文化、原住民族美學、原住民族傳統樂舞與當代藝術間之關係,包含過去、現在及未來,在其中實驗與實踐,製造及發展各種生活和社會對應之可能性,並從中架構個人定位。創作者將由母體文化脈絡發展,通過影像、裝置、平面、行為、戲劇、音樂、舞蹈等形式,尋找且探索自我,建立個體秩序,呈現獨特觀點。回歸自身族群、文化,以及生命經歷出發,從生活中接收感受,於個體內在進行思索,經過大學期間之淬煉及轉化,醞釀各種意識形態和表現形式,最終將其轉譯成創作作品,將日常生活視為一種顯化之意象,成就出不同樣態。
《久即日常》聯展資訊 展覽時間:113年5月21日(星期二)至5月26日(星期日)10:00~21:00 展覽地點: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第17棟米酒工廠 詳情請參考活動專頁:https://fb.me/e/3jVPKE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