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青少年愛運動易奧斯戈德氏病!醫曝「3關鍵症狀」 嚴重恐產生游離骨

每日健康/ 2024.05.23 10:21

青少年特別喜歡運動,無論是打籃球、排球或跑步都可以讓他們深陷其中。不過在青春期階段,由於骨骼還處於生長板尚未癒合的時期,當活動量和運動強度過大,就容易產生膝蓋疼痛,形成奧斯戈德氏病。

BUzZM2DqZlZzMYzG4W-o903eDRwWH3lB-X7-lTDE

活動量過大,容易導致膝蓋痛。(示意圖 / Shutterstock)

嚴可倫醫師在其臉書專頁《有溫度的嘮叨 台中光田骨科 嚴可倫醫師 脊椎關節骨鬆專業 - 骨筋中外》解釋,奧斯戈德氏病(Osgood-Schlatter disease)又被稱為脛骨粗隆骨突炎,好發於12-16歲的青少年。因這個階段生長板尚未癒合,反覆的運動和過度拉扯,會對大腿髕骨肌腱施加壓力,拉扯脛骨粗隆,導致生長板發炎疼痛。此病症大多出現在需反覆使用大腿肌群的跑跳運動中,如籃球、排球和田徑等,因此也比較常見於活動量較大的國中男生。

嚴可倫醫師授權提供

奧斯戈德氏病的症狀

最主要的症狀是在膝蓋前側會出現腫脹和疼痛的狀況,當進行蹲下或跳躍等動作時,疼痛會加劇。此外,在脛骨粗隆處(膝蓋前方突出點)會有明顯的局部壓痛點,若是較嚴重的情況,也可能會在X光檢查中發現游離骨產生。

嚴可倫醫師授權提供

奧斯戈德氏病的治療方式

大多數患者在青春期過後,隨著生長板癒合,疼痛會逐漸改善。在急性發炎期,建議減少活動量、適度休息、冰敷、按摩放鬆,或服用消炎止痛藥以減緩疼痛。若保守治療效果不佳,甚至出現差扯性骨折,則會考慮進一步實行手術治療。

嚴可倫醫師授權提供

在青春期運動,應注意平衡運動強度和身體承受能力。家長和孩子們需要了解病症和應對措施,及時調整運動量,並在必要時尋求醫療協助。

延伸閱讀
40歲以上子宮肌瘤罹患率高達5成!醫授「5大降低風險法」 小心這習慣也會增加發病率
懷孕要補充什麼營養?營養師列五大營養素 一人吃兩人補

熱門關鍵字:

健康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