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斜槓藝術家 回應-林文雄紀錄日常攝影個展

創新聞/ 2024.05.22 21:15
▲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室舉辦「回應-林文雄紀錄日常攝影個展」,展出藝術家林文雄共69件攝影作品,延伸了影像創作的空間與意涵。(記者張溎壕攝)

【創新聞 記者張溎壕/彰化報導】建國科技大學副校長林文雄,他常在教學之餘帶著相機到處尋幽訪勝記錄影像,應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之邀,今(22)日至6月16日舉辦「回應-林文雄紀錄日常攝影個展」,展覽內容涵蓋「水介質」、「金屬介質」、「玻璃介質」及「樹介質」等四大系列作品,有69件攝影作品,歡迎各界參觀欣賞。

▲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室舉辦「回應-林文雄紀錄日常攝影個展」,展出藝術家林文雄共69件攝影作品,延伸了影像創作的空間與意涵。(記者張溎壕攝)▲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室舉辦「回應-林文雄紀錄日常攝影個展」,展出藝術家林文雄共69件攝影作品,延伸了影像創作的空間與意涵。(記者張溎壕攝)

建國科大校長江金山表示,副校長林文雄具有多年的行政資歷,出身化工背景的林教授,課餘不斷精進藝術知識和創作技能,讓他的夢想具體實現,堪稱是為斜槓教授,這份認真的創作精神實屬不易!

▲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室舉辦「回應-林文雄紀錄日常攝影個展」,展出藝術家林文雄共69件攝影作品,延伸了影像創作的空間與意涵。(記者張溎壕攝)▲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室舉辦「回應-林文雄紀錄日常攝影個展」,展出藝術家林文雄共69件攝影作品,延伸了影像創作的空間與意涵。(記者張溎壕攝)

除了化工專業領域外,林文雄也喜愛美學及藝術,他曾為了學生的畢業專題,自學製作襪子布偶,再結合客家布料創作出具有特色的花布布偶,除了參與展覽,同時也發表多篇縫製技法論文,並出版教學專書。

▲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室舉辦「回應-林文雄紀錄日常攝影個展」,展出藝術家林文雄共69件攝影作品,延伸了影像創作的空間與意涵。(記者張溎壕攝)▲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室舉辦「回應-林文雄紀錄日常攝影個展」,展出藝術家林文雄共69件攝影作品,延伸了影像創作的空間與意涵。(記者張溎壕攝)

林文雄從年少時就喜歡攝影,在教學與做研究之餘,他以攝影作為紀錄生活的方法,前後參與十餘檔展覽,持續累積攝影與展覽經驗。此外,他也參與多種工藝研習課程,並在2021年時進入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美術系碩士班就讀,返回校園學習藝術,不斷精進藝術專業知識與創作技能。

▲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室舉辦「回應-林文雄紀錄日常攝影個展」,展出藝術家林文雄共69件攝影作品,延伸了影像創作的空間與意涵。(記者張溎壕攝)▲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室舉辦「回應-林文雄紀錄日常攝影個展」,展出藝術家林文雄共69件攝影作品,延伸了影像創作的空間與意涵。(記者張溎壕攝)

在攝影創作歷程上,林文雄的作品由初期的具象、紀實走向寫意,進而跳脫物象本身,在非具象的攝影畫面中呈現自己的人生心境,林文雄認為,在攝影中色彩與光影的呈現方式,取決於攝影師按下快門的瞬間,而攝影既是現實生活的寫照,同時也是生命經驗的擷取與表達。

▲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室舉辦「回應-林文雄紀錄日常攝影個展」,展出藝術家林文雄共69件攝影作品,延伸了影像創作的空間與意涵。(記者張溎壕攝)▲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室舉辦「回應-林文雄紀錄日常攝影個展」,展出藝術家林文雄共69件攝影作品,延伸了影像創作的空間與意涵。(記者張溎壕攝)

美學館館長尹彙武說,展覽主題名稱「回應」指出作品在創作題材上,皆是呈現不同的介質表面對於光影所產生的反射與回應,這些光影色彩的變化藉由攝影,在作品畫面上保留各種特殊的紋理細節,呈現物象之外的美感。

▲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室舉辦「回應-林文雄紀錄日常攝影個展」,展出藝術家林文雄共69件攝影作品,延伸了影像創作的空間與意涵。(記者張溎壕攝)▲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室舉辦「回應-林文雄紀錄日常攝影個展」,展出藝術家林文雄共69件攝影作品,延伸了影像創作的空間與意涵。(記者張溎壕攝)

而攝影作品同時也是林文雄創作心路歷程的反射,延伸了影像創作的空間與意涵,回應藝術家對於攝影創作的知覺及省思。

新聞圖片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