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推動浪漫臺三線 走讀臺中客家重點發展區

客家電視台/李新隆 臺中東勢 2024.05.22 19:07
台三線經過臺中市的東勢、石岡、豐原等客家重點發展區,中央推動客家政策「臺三線客庄浪漫大道」,在東勢大茅埔聚落,就以水圳文化為特色,展現大埔客家文化、產業與自然生態,讓民眾了解先民的生活智慧。 小朋友拿著竹製水槍相互射水嬉戲,或是在特製的躺椅上面玩水,甚至摸蜆兼洗褲,讓人親近水圳擁抱大自然,這是在鄉村地區才有的景象。 大茅埔調查團團長 吳哲銘:「以臺三線藝術季來說的話,至少訓練我們學會怎麼做導覽,再來我覺得政府做一件事情也很重要,就是替我們行銷,所以等於大茅埔可以被外面的人看到,或是在國際上有人看到這件事情,我覺得這部分,我覺得做得很好。」 客家委員會落實蔡總統的客家政見,推動「國家級臺三線客庄浪漫大道」,簡稱為「浪漫臺三線」,並串連台三線沿途13個鄉鎮區公所,舉辦「浪漫臺三線藝術季」,帶動遊客來到內山公路,也讓臺灣少數的大埔客家文化,被外界看見。 臺中東勢客庄耆老 張圭熒:「我們也因為這個臺三線這個活動,對這個有進一步的認識,所以我們也希望以後能夠讓這個文化,實實在在能夠傳承下去。」 浪漫臺三線也動帶東勢大茅埔聚落,以水圳文化為主軸舉辦「龍神山水祭」,展現客家人敬天謝地的人文內涵,也藉此凝聚客家鄉親的向心力,帶動地方整體發展。 大茅埔調查團團長 吳哲銘:「我覺得外面很多地方,都有所謂的青創基地,所有的年輕人可以集結起來,有結市,才有辦法讓人看到,我們團結起來有做什麼事情,以目前來講東勢地區,很缺少這個部分來做,這是我覺得是可以加強的部分。」 臺中市客委會主委 江俊龍:「我認為我們客家的浪漫,不只是只有這樣而已,不是只有桐花,也不是單單只有花布,譬如說我們臺中來講,我們臺中四季的水果,這個花也很美,我認為這個花果廊道,水果的部分、水果的花、水果的產量,這個全都是可以開發的方向。」 透過浪漫臺三線的創新思維,將客家文化變成在地人文產業,並藉由國內外藝術家跨界合作,讓更多人認識客家了解客家,進而吸引客庄青年返鄉創業,讓客家文化能夠永續發展。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