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才隔一年!夫妻大腸鏡檢出「滿滿息肉」 醫揭按時做1事防癌

粉健康/ 2024.05.21 15:14

大腸癌是國人相當常見的癌症,據衛福部的統計資料顯示,大腸癌在國內發生的人數已連續15年位居第1位,比例相當高,近日肝膽腸胃科醫師吳宗勤於臉書發文分享,最近有一對夫妻至門診做大腸鏡檢查,由於妻子去年就曾經來做過一次檢查,當時有超過十顆息肉,沒想到才相隔一年回診追蹤,腸中竟然又出現滿滿的息肉,讓醫師相當訝異。

圖/擷取自FREEPIK

吳宗勤醫師說明,這對夫妻在檢測完之後又是滿滿的息肉檢驗瓶,尤其因為丈夫長期有抽菸、喝酒的習慣,所以他腸道中出現七顆息肉並不意外,但是一年前才剛進行檢查及治療的妻子,腸道中居然又出現這麼多的息肉,儘管大小都沒有超過一公分,息肉生長的速度還是讓醫師感到非常驚訝。

醫師表示,去年在檢查結束後有特別叮囑病患,若是想要好好保養身體的話,飲食上最好都以原型食物為主,因為如果吃進太多加工食品,甚至包含部分有療效且成分過於複雜的保健食品,對身體都可能是負擔,因此建議不需要吃太多,透過篩檢來監測健康狀況才是掌控並維持我們身體健康狀態最好的方法。

吳宗勤醫師說明,年滿50歲之後就可以開始進行每兩年一次的大腸癌糞便篩檢,並且最少要篩檢三次以上,就算這種以糞便來檢測大腸癌的篩檢方式準確度只有八成,但若是明明已經罹患癌症,卻篩檢了四次全都沒有檢驗出來,尤其是特別在直腸癌這種容易出血的地方,就代表病患絕對沒有規則篩檢,因此就算沒有健檢的觀念及預算,只要有按時篩檢,都能夠及早發現並治療。

此外,四十五歲以後有較高風險或出現相關症狀的病人,包含菸酒生、長期便秘或腹瀉、糖尿病、血便、外食族以及有家族史的族群,醫師都很願意盡力幫忙安排大腸鏡等檢查,不過若是有預算健檢,國外建議四十五歲前要做完第一次大腸鏡檢查,之後再進行有無息肉等後續追蹤。

延伸閱讀

更年期障礙最怕失眠!中醫師推薦三方法「幫助緩解」

 

長期吃素易失智?竟是缺乏這營養素 醫揭4補充關鍵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