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發揚儒醫精神,慈濟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於16日舉辦授筆典禮,並同時舉行「張棟鑾獎學金」捐贈儀式,希望藉此激勵同學們的持續精進學習,將中醫發揚光大。
授筆典禮的靈感來自慈誠懿德會的黃逸樵爸爸,這次贈送給同學的毛筆也是由他親自設計的,黃逸樵爸爸表示小時候就很喜歡看中醫師用書法開藥方,一筆一劃寫的很工整而且要很用心,醫囑才會正確病人也才看得懂。授筆典禮已是慈大後中醫學系的傳統活動,由系主任林宜信教授和慈誠懿德爸爸媽媽們為每位學生授筆,祝福同學們未來都能成為妙手回春的大醫王。
有著共同目標「育良醫」,在授筆典禮上,還舉行了「張棟鑾醫師獎學金」捐贈儀式。張棟鑾醫師的遺孀呂妍儒女士及家人到校捐贈獎學金,林宜信主任代表學校感謝呂女士對慈大後中醫學系的支持。林主任表示,張醫師一生捍衛中醫的尊嚴、學術發展及中醫師權益,深受各界敬重。為延續張醫師的遺願,家屬決定捐贈獎學金,鼓勵年輕學子,培養花蓮的中醫後起之秀。
張棟鑾醫師的太太呂妍儒女士表示,張醫師從民國64年起開始行醫,40多年來對中醫非常執著,奔走全台學習。張醫師希望能到醫療較缺乏的地方行醫,因緣際會來到花蓮玉里,便在玉里行醫40多年,為回饋花蓮,他決定捐贈獎學金給慈濟大學後中醫學系,因為慈大後中醫學系是在花蓮唯一培養中醫師的搖籃。希望學生們秉持中醫使命感,弘揚中醫,也期許學生們畢業後能留在花蓮,尤其是到花蓮偏鄉服務。
懿德媽媽怡卉媽媽,則是希望同學們可以透過寫書法,學習「定心、靜心」,幫助自己在未來面對繁雜事情及病人時,透過定心產生智慧,就能更清楚知道如何解決病人的病痛。學士後中醫學系一年級學生江宜臻表示,中醫學習需要高度專注和深入研究。
她引用孫思邈在《大醫精誠》中的話,強調醫學是「至精至微之事」,習醫者必須「博極醫源,精勤不倦」。透過書法練習來修練定性,從而理出頭緒,靈活運用針藥。
無論是授筆典禮還是獎學金捐贈,前輩們盡己之力,無非是希望年輕學子能踏實勤勉,持續精進學習,造福病人。而為了這次的授筆典禮,許多同學特別加入書法社,練習書法,好好寫下人生的第一張處方箋,也期許自己莫忘行醫初衷。
撰文/王碧霞;攝影/慈濟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