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nba 天氣 mlb

【大島記:渾沌台灣】江明樹推薦序分享之2

銳傳媒/詹明儒 2024.05.14 04:30

◆江明樹小檔案
◇著名文評家,高雄旗山人,現在定居台南。
◇繼葉石濤、鍾鐵民之後,得鳳邑文學貢獻獎。
◇已撰寫作品一千萬字。出版有長篇小說《十八奇女》,長篇傳記《李旺輝傳》,詩集《歪打樂》、《蕉城歲月》、《蕉城滄桑》等書,年內將出版《顏秋雨伯傳》。

◆〈血緣底蘊艾諾果,物競天擇小宇宙〉(下)/江明樹

章節內容上,可可、泰雅、賽夏三族方面,四獵人大戰母黑熊,本書有精彩的刻劃。四獵人,力馬、哈勇、阿紀、比繞大戰黑熊,ㄧㄧ受傷;四人只因黑熊懷孕,產生了惻隱之心,於是不忍痛下殺手。此外也由於同情幼獸跟一般獵物不同,只殺成年大獸,而放過成長幼獸及哺乳母獸;賽夏人見證了這種狩獵守則,永績價值。原住民早有此種狩獵概念,比漢人竭澤而漁趕盡殺絕不同;此舉也提供了獸類源源不絕,獵人長期有獵物可打的共存經驗。

[caption id="attachment_61402" align="alignnone" width="756"] 泰雅勇士。日治時期,詹明儒翻拍自《台灣的原住民》。[/caption]

可可、泰雅、布農三族方面,前兩族遷徙至南投、台中、彰化交界時,布農人出現了。泰雅少年達奧、布農少女瑪雅,因狩獵誤會引發兩族一場血戰對峙,可可族長閃靈居中穩住場面,兩族總算冰釋猜忌,進而額手稱慶成親結盟,生下了艾諾果後代。人類進化過程,有時是在錯誤中學習,誤打誤撞使得情人終成眷屬,結果是又驚喜又驚艷的收場。這個章節,作者特別加入插科打諢的效果,直讓讀者笑歪了嘴;小說中,ㄧ種起伏不定、吊弄玄虛的矛盾手法,充滿閱讀張力,精心設計的曲折渲染,直似引君入甕,非常令人沈浸其中,堪稱神來之筆。

可可、鄒族方面,鄒族起源的想像、傳統雙胞胎忌諱的化解,值得一提;兩套情節,手筆不同凡響,讀者必須自行閱讀才能充分領略,在此只能簡述概意。前者,鄒人認為其族是聖山(玉山)的楓葉所生,作者則認為只要是人類,必有人種血源,於是運用文學想像,還原來龍去脈;後者,生下雙胞胎,鄒人視為不祥,必須殺死其一,兩男留下強嬰,一男一女殺死女嬰,作者不忍,於是演繹了女嬰長大成人後的親情價值。兩套情節,全都動員了兩族最高深的巫師,穿插實情進行鋪陳。親情之珍貴,巫術之運用,魔幻寫實之行使,作者在此章節裡,可說發揮到淋漓盡致的瘋狂程度,讀來真是讓人悸動不已。

[caption id="attachment_61403" align="alignnone" width="691"] 賽夏族矮靈祭。民國時期,詹明儒翻拍自《台灣的原住民》。[/caption]

東海岸方面,台東成功鎮的八仙洞群,蘊藏著數萬年來的考古遺物,神龍百穴歸於一穴,幾乎可說是台灣原住民的最初起源地。為了復原各路史前族群的生活樣貌,作者不惜使出渾身解數,動用了可可、排灣、箕模(因分別融入排灣、卑南而滅族)、魯凱四族的超級巫能,逐洞開啟了箇中奧祕。親情之珍貴,巫術之行使,魔幻寫實之運用,詹明儒於此再創一章艾諾果現象,而以可可人烏托洛對於排灣人沐依凱的異族「搶婚」,做為本章收筆;但其瘋狂情形,卻已經轉為雲移月影,海映霞彩的輕盈意境。

[caption id="attachment_61404" align="alignnone" width="878"] 排灣婦女。日治時期,詹明儒翻拍自《台灣的原住民》。[/caption]

此書情節上,上述內容,只是無數主題的四個部分。這部小說博大精深,書寫時空,穿梭天地億萬年,橫跨地球大半圈,台灣則是其核心價值所在;甚且天文、地理、人文都有,想要徹底剖析其全義,並非區區一篇推薦序便能辦到,必須另撰長文專論才能承載。

詹明儒的小說,一向具有歷史感的史詩架構。綜觀其《番仔挖的故事》、《西螺溪協奏曲》、《鳶山誌:半透明哀愁的旅鎮》,與本書《大島記:渾沌台灣》四部作品,如何選擇切入角度寫進小說內容,是不能忽略的重要書寫態度。

[caption id="attachment_61405" align="alignnone" width="1067"] 布農獵人。日治時期,詹明儒翻拍自《台灣的原住民》。[/caption]

族群紛擾之下,選擇人性的善良與寬厚,寧願相信老天有眼,可讓一切紛爭歸於平靜,特別以「族群融合」的理想性,當作終極價值的試金石。這就是他的重要書寫態度。族群融合,以異族通婚生下共同後代,最為自然而然。回顧台灣早期族群通婚狀況,他在小說上極為致力,夾議夾敘進行故事,文采粲然;語言組織能力,意旨賦予能力,皆有令人振奮而歡悅的展現。

[caption id="attachment_61406" align="alignnone" width="703"] 鄒族勇士。日治時期,詹明儒翻拍自《台灣的原住民》。[/caption]

實在驚訝,詹明儒怎敢挑戰如此題材,並且一再延續這種主張,簡直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並且自找苦吃。當第一次讀完此書後,卻令人驚喜醉心,記憶縈繞腦海,頻頻閉目沉思,整合龐大資料的艱難費時,完成藝術性傑作的殫精竭慮。邁進七十歲的詹明儒,文學界聚焦其小說特色與成就,仍談不上;這跟他一向低調沉潛,不善拉幫結派,以及文壇素來厚古薄今有關。第一屆中國時報短篇小說首獎,台灣文學獎百萬小說首獎,赫赫矚目的雙料冠軍,另有巫永福文學獎的加持,出書應該順利、大賣才是;但漫長苦寫猛寫,全是大部頭作品,非讀者所愛,甚至連參賽國家級文學獎,決審委員都嫌書太厚而棄審,真是老天無眼矣。

[caption id="attachment_61407" align="alignnone" width="888"] 魯凱夫婦。民國時期,詹明儒翻拍自《台灣的原住民》。[/caption]

請相信作者超凡的創作能力,以免滄海遺珠。這部小說想像力奔馳,大膽築橋帶領讀者進入書中乾坤,深層感受人類一路走過的坎坷命運,族群一路走來的人性光輝。尤其焦點聚在台灣這座大島,描繪原住民先驅跨越前行的構圖,刻畫栩栩如生的情節演義,無論鋪陳故事與埋設伏筆,無不引人入勝,拍案叫絕,嘆為觀止。其構圖,搭架在本土星空下的浮世繪,是可信史或不可信史,沒有標準答案,讀者大可各自解讀;其情節,耙梳台灣大量史前懸疑資料,揭開謎紗驚現謎底,古人行跡、族群世代,ㄧ書搞定。如果台灣古代史想求ㄧ本指證歷歷的作品,台灣作家想寫出一部交代原住民的小說,那麼此書就是典範了。

[caption id="attachment_61408" align="alignnone" width="1237"] 卑南勇士。日治時期,詹明儒翻拍自《台灣的原住民》。[/caption]

之前曾經說過,詹大作家是「台灣的屠格涅夫」。而繼續觀察下去,ㄧ種使命感的召喚,ㄧ種孤寂感的垂釣,兀自默默用心探索台灣問題,作者前幾書訴求如此,此書也是如此。然而,他最後將會釣上什麼「大魚」呢?諒必不至於,又是充塞滿懷的「孤寂」吧?

詹明儒創作理念,長期傳達和平主義的積極面訊息,不管面對多惡劣的天災人禍,總認為一定會有解決良方。《大島記:渾沌台灣》延續這種主張,甚且借來神鬼之力,總其大成。此書不暢銷ㄧ萬本以上,我不相信,不相信!

(蔡寬義推薦序分享之1,請待續)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