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睡眠呼吸中止症不治療,恐釀心臟裝支架、全身性血管堵塞!

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2024.05.14 16:47

很多人誤以為阻塞的血管裝完心臟支架後,就可以一勞永逸,殊不知若不移除阻塞因子,仍有可能再次造成血管栓塞。值得注意的是,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跟心血管疾病有很大的關連性,容易造成粥狀動脈硬化及增加急性心肌缺血的風險。

睡眠呼吸中止症不治療,恐釀心臟裝支架、全身性血管堵塞!

林口長庚醫院睡眠中心莊立邦醫師,近期就有收治一位從心臟科醫師轉過來的病患,這位55歲的男性是工廠老闆,此次因為急性心肌梗塞從急診入院,緊急做心導管手術而撿回一條命。因為在術後住心臟科加護病房時被護理師發現晚上睡覺時打呼大聲,甚至於呼吸暫停掉血氧,因此轉到睡眠中心做多頻道睡眠檢查,發現有重度的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睡著時最低血氧甚至於掉到期53%。後來開始使用睡眠陽壓呼吸器治療之後,高血壓的狀況有明顯的改善,全身血管的硬度也變的比較好。

身體缺氧嚴重,危害心血管健康

莊立邦醫師說明,心臟支架通常用於治療阻塞的心血管,幫助恢復正常的血流,然而大眾常忽略睡眠呼吸中止症為造成心血管堵塞的重要危險因子。

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因上呼吸道的暫時性塌陷,而經歷反覆呼吸中斷造成身體缺氧。長期的身體缺氧會增加發炎反應,促進蛋白質積聚、血液變得更黏稠、粥狀硬化斑塊沉積使得血管內膜增厚,進而阻塞血管使血液因無法流通,若發生在心臟將引起心絞痛、心肌梗塞等問題。若再加上因呼吸中斷導致夜間數百次驚醒、阻礙進入修復性的深度睡眠階段,將形成極惡性循環。

缺氧可能造成全身血管堵塞

莊立邦醫師進一步說明,身體一旦缺氧則是全身性的傷害,不僅止於心臟。以負責運送氧氣的動脈為例,如果阻塞處發生在「頸動脈」,就會造成腦部缺血引起中風、發生在「心臟冠狀動脈」則造成心肌梗塞、發生在「胸主動脈瘤及腹主動脈瘤」,則可能破裂而導致患者大量出血,面臨死亡的風險。

大家亦別輕忽身體其他部位,因如「周邊動脈」淺股動脈或腸骨動脈發生血管狹窄阻塞,則會導致下肢出現慢性或急性缺血症狀,產生間歇性跛行、疼痛壞死,甚至需要截肢。

莊立邦醫師說明,心臟支架通常用於治療阻塞的心血管,幫助恢復正常的血流,然而大眾常忽略睡眠呼吸中止症為造成心血管堵塞的重要危險因子。(圖片提供/亞東醫院)

莊立邦醫師說明,心臟支架通常用於治療阻塞的心血管,幫助恢復正常的血流,然而大眾常忽略睡眠呼吸中止症為造成心血管堵塞的重要危險因子。(圖片提供/亞東醫院)

睡眠呼吸中止症常見的治療方式

洪曉菁睡眠技師表示,常見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治療方式共有4種:

1.正壓呼吸器:提供持續性正壓力氣流,使呼吸道維持暢通,減少呼吸中止、避免血氧濃度降低。

2.口腔矯正器:可保持下顎與舌頭前進,防止舌頭堵塞呼吸道。

3.手術治療:包括懸壅垂顎咽整形術、雷射打鼾手術等。

4.其他:減重、姿勢治療、避免睡眠飲酒等。

醫生會視病患需狀況診斷後給予治療建議,通常以正壓呼吸器為最常見方式。民眾若擔心正壓呼吸器可能造成呼吸不適感,建議民眾可實際體驗後選擇適合的儀器、面罩,提升舒適性持續改善健康。

心臟支架裝完後,仍有再堵塞風險

很多人誤以為阻塞的血管裝完支架後,就可以一勞永逸,殊不知若不移除阻塞因子,仍有可能再次造成血管栓塞。莊立邦醫師特別提醒,心臟病友若有慢性疲勞、日間嗜睡、夜尿、打呼等症狀,可進行睡眠檢查了解自身睡眠呼吸中止症風險,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若已確定有睡眠呼吸中止症,請務必積極接受治療、避免憾事發生。

👉推薦閱讀:山豬生前患睡眠呼吸中止症,揪5大警訊!恐增心血管疾病風險

👉推薦閱讀:睡眠呼吸中止症是心臟疾病隱形殺手!「居家睡眠檢查」自保

【延伸閱讀】

胸悶心悸、喘不過氣,竟是溼氣大惹禍!涂育維中醫師:4招治療胸悶心悸

睡眠不足,肥胖找上門,酸棗仁湯有救?吳明珠中醫師:6招搶求失眠

女性容易失眠,恐甲基化代謝異常!醫師:防代謝異常,小心5大地雷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28/9406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