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颱風 青鳥行動

貓羅溪河灘地生態造林研習 打造生態保育廊道

互傳媒/ 2024.05.10 08:58
▲為推廣及營造友善環境,林業保育署南投分署於9日辦理貓羅溪河灘地生態造林研習。(林業保育署南投分署提供)

【記者 林明佑/南投 報導】為推廣及營造友善環境,林業保育署南投分署於9日辦理貓羅溪河灘地生態造林研習,計有水利署第三河川分署、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及造林業商等40人餘參加,期望未來將造林地交還第三河川分署時,亦能持續友善環境造林方式予以撫育及推廣,以打造原生生態環境提供野生動物安心棲息之廊道。

貓羅溪是烏溪主要支流,為串連八卦山脈之生態廊道,亦是瀕危動物石虎重要棲地。貓羅溪河灘地沿線原被外來入侵植物銀合歡所占據,水利署於109年移除外來種後,由南投分署接續進行復育造林;該區採用原生多樣化樹種營造複層林方式,依喬灌木特性採團狀、點狀、行列等栽種配置栽種黃連木、相思樹、光蠟樹、台灣欅、山芙蓉、無患子、九芎、七里香、車桑子、黃荊、羅氏鹽膚木及杜虹花等原生植物,撫育期間除監測觀察到石虎及白鼻心等生物活動蹤跡外,亦提高原有物種之豐富度。

113年10月造林地將交還水利署第三河川分署接續管理,南投分署於113年5月9日辦理友善環境生態造林研習講座,藉由本次研習交流,培訓更多友善環境造林方式之新思維,藉由滾動修正各樣原生樹種,跳脫傳統的國土保安、林木生產之經營目的,以營造生態為首要目標,期望提供野生動物適宜的棲息環境,能讓更多之野生動物走進來,進而復育本土珍稀物種,同時達到提升河灘地綠覆率、淨化空氣、植樹減碳及營造景觀的效果。

南投分署分署長李政賢表示,擇定適當地點栽植原生植物不僅對環境適應力強,選用複層林模式造林,對復育野生動物棲地更是功不可沒,期盼此次研習能將林業保育署國土綠網政策,持續拓展並落實執行。

 

新聞圖片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