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捲這道經典台菜素有「國民小吃」之美名,但是很多人卻不知道,雞捲裡面其實不是包雞肉。那究竟為何叫做「雞捲」,原來經過深入了解,雞捲的由來暗含著豐富的文化和語言相關的背景故事。
雞捲最早源自閩南一帶,尤以福建漳州石碼最為出名。雞捲原名其實是「雞管(Ke-kńg/Kue-kńg)」,「管」在閩南語中是指管狀、筒狀的物體。而早期的雞管是用「網紗油」包裹眾多食材捲製成長條狀,因外形長條狀酷似雞的頸部,因此得名「雞管」。
除了俗稱「雞管」之外,這道美食在不同地區也有「肉卷」、「卷煎」等各種別稱,但無一不是描述其筒狀、捲狀的外形特徵。
也有另外一種說法,傳聞在物資匱乏的年代,為了勿浪費食材,早期人們會將剩餘的食材捲製成長條狀。因此,「雞捲」一詞其實就是用諧音「加捲」的雙關語發音,寓意是將多餘的食材「加」進而「捲」成這道可口的小吃。
此外,大陸石碼地區尤其以製作五香雞捲聞名,當地人將這道菜視為傳統的祭祀食物。石碼的雞捲以其獨特的五香味而為人所知,其配方和製作過程都有著悠久的歷史。隨著時間和年代的推移,雞捲不僅在台灣,甚至在東南亞地區的福建移民中也相當受歡迎,成為一道跨文化地域的美食。
無論雞捲由來為何,相較於名稱的多種淵源流傳,雞捲豐富的人文歷史與傳承更令人嚮往。從早年人們對食材的儉用,傳統食藝的製作,到後來成為閩南薈萃、備受歡迎的經典小吃,這道看似簡單的捲狀點心炸物,其實凝聚了中華飲食文化中一段時代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