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的許小姐近幾年一直非常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三不五時就往診所及醫院跑,頻繁請醫生幫她做各種健康檢查,每次檢查結果都沒有異常,但許小姐還是很擔心自己有潛在疾病沒有被檢查出來,因此每週要到醫院報到好幾次,醫院各科都被她看了各遍,疫情期間更是天天在擔心自己會不會在無形中已確診,只要一咳嗽便快篩,但每次結果都是陰性,即便在疫情趨緩、沒有身體不適感的日子,她還是總覺得自己哪裡不對勁,工作時常請假去看醫生,一和親友聊天便繞著健康問題打轉,甚至焦慮到睡不著覺⋯⋯在朋友的建議下,許小姐到了精神科就診,才發現原來自己是「罹病焦慮症」!
罹病焦慮症的症狀
罹病焦慮症的患者通常即便沒有明顯的身體症狀,也會確信自己生病了,而如果是有一些身體現象或輕微症狀者,它們常常是一些正常生理感覺或一般不被認為是疾病的身體不適(如流汗、打嗝、腸胃蠕動),這樣的身體感受可能被患者錯誤解釋為生理疾病症狀。如果患有特定生理疾病,一般人可能會因為當下身體狀況而有短暫性憂慮,然而罹病焦慮症患者雖然可能已經有其他疾病,或有可能發展成某一疾病的高風險因素(如有家族病史),但他們對身體健康的擔憂是過度的,與病症的嚴重程度是明顯不相符的,如曾被醫生告知血壓偏高但已有長期穩定控制血壓,卻仍強烈擔心會中風而完全失去行動能力。
在此擔憂之下,他們會頻繁就醫檢查,甚至到很多科別(尤其是內科)就診,就算很多醫師都再三說明其未患病,所有檢查的結果也都顯示身體無恙,也無法降低其擔憂,甚至有些患者會在家重複檢查自己的身體是否有異樣,如照鏡子檢查某些身體部位,也有人會在網路上頻繁且大量搜尋疾病相關資訊,看了之後又加深了對生病的擔憂,因為患者很容易對健康相關的訊息感到驚慌,例如,看到疾病相關報導、聽到朋友生病的消息,有些人則會因為這種強烈的焦慮而逃避看醫生,或是不適當地避開某些情境(如和生病的朋友見面、運動、去公共場所),這樣又進入了一個反覆擔憂的惡性循環之中,往往最後很可能會打亂生活步調、降低生活品質、影響工作狀況或破壞人際關係。
<檢測一下>您是否符合下列情況:
1.先入為主認為自己已罹患或將要罹患某種嚴重的疾病。
2.未出現身體症狀,若有症狀也屬輕微。如果已患有另一疾病或有高風險可能罹患疾病,則擔心的想法是過度的或不成比例的。
3.極度擔心自己的健康,易自覺健康狀況有異常。
4.出現過度確認自己是否健康的行為(如頻繁就醫、反覆檢查身體),或出現逃避行為(如不去就醫)。
5.擔心罹病的狀況已至少有6個月。
6.此對罹病的擔心無法以另一種精神疾病解釋。
罹病焦慮症的風險及相關因素
患者通常在成年早期或中期發病,有時候可能是因為面臨重大壓力,或是遇到一個嚴重但最終為良性的健康危機;也有一些研究發現童年有過嚴重被虐經歷者,可能會在成年時出現此疾病。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目前罹病焦慮症在兒童群體中是少見的;而對於老年人來說,這樣對健康狀況的焦慮可能著重於記憶力問題。
由於其他精神疾病也可能會出現與罹病焦慮症相似的症狀(如對健康的擔憂),或是罹病焦慮症也有可能共病其他精神疾病,所以建議可以尋求心理健康相關的正規醫療院所進行專業診斷。
罹病焦慮症的治療與建議
如果您有上述的情況,建議您可以到精神科/身心科尋求專業協助,針對每一個人不同的狀況,精神及心理健康相關專業人士可以與您討論適合您的治療方法,甚至不同的治療方法之間可以相互配合以促進療效,讓你的擔憂得以緩解,過上更加舒適自在的生活。目前在臨床上常見的治療方法包含藥物治療及心理治療等。
1.藥物治療:依循醫囑適當服藥(如抗憂鬱劑)可以幫助緩解焦慮、穩定情緒。
2.心理治療:心理治療有許多不同的學派及方法,大多非一次治療就能解決所有問題,目前臨床上常使用認知行為治療、放鬆訓練等,透過選用合適的心理治療方法,可以協助您抒發感受、調整造成困擾的想法、調適情緒、學習壓力因應方法、放鬆身心等,亦可透過深入治療循序漸進地處理其他個人潛在議題,持續促進心理健康。
● 除此之外,你也可以同時在生活中嘗試以下方法:
1.在感到焦慮時適當轉移注意力至其他活動中。
2.充實生活安排,多從事愉悅活動及運動,規律生活作息。
3.練習放鬆技巧,如腹式呼吸、漸進式肌肉放鬆等。
4.減少重複查找疾病相關資料、看疾病相關新聞等。
5.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適當與可信賴的他人聊天、抒發情緒,或是尋求協助。
【延伸閱讀】
哺乳婦女高達8成奶水不足,壓力好大!張瑜芹醫師:4大類食物助發乳
睡眠不足,肥胖找上門,酸棗仁湯有救?吳明珠中醫師:6招搶求失眠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8/9394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