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許哲綱、李盛雯/台北報導
由北京大學哲學系宗教學系、閩南佛學院主辦、慈濟基金會等協辦的2024佛教中國化和文明交流與互鑒論壇,日前在北京大學登場。該論壇是大陸重點高校與著名佛學院共同開展的學術合作,具有開創意義,來自海內外近百名專家學者共襄盛舉。
論壇由北京大學哲學系宗教學系教授、北京大學佛教研究中心主任王頌主持,則悟法師代表主辦方之一閩南佛學院對本次學術會議的舉辦表示祝賀。則悟法師指出,佛教中國化是佛教自傳入中國以來順應時代發展的必然需要,也是佛教健康傳承的必然要求,更是踐行佛陀契理契機精神,展現佛陀智慧、慈悲的具體體現。
則悟法師在致辭中,闡述本次會議主題的意義、佛教中國化的發展歷程,並對佛教教育中國化的實踐做一定程度的說明。他希望通過此次活動產生更多優秀的研究和思想成果,深入挖掘教義教規中有利於社會和諧、時代進步、健康文明的內容,使佛教中國化道路越走越寬。
慈濟基金會副執行長何日生代表慈濟基金會及創辦人證嚴法師,向北京大學哲學系宗教學系、閩南佛學院共同舉辦此次學術論壇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敬意。同時,他對印證國際佛學網絡和北京大學佛教研究中心的合作進行了簡要介紹。
何日生認為,本次會議提供了一個非常有意義的佛教中國化與文明交流、互鑒的平台。與會者得以共同探討佛教在中國所展現的文明,以及對中國社會乃至世界文明產生的深遠影響。
教授郝清新則分享在中國各大寺院參訪的經歷,他談到,這些訪問使他有機會與寺院的常住僧侶進行深入交流,從而對寺院的建築風格以及新科技在寺院中的巧妙融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如今法師們在傳播佛法時,常常結合現代學科的視角,來輔助闡釋佛教的傳統教義。這種做法展現了佛教傳統理念與現代社會價值觀之間正在發生的漸進式融合。
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所長張風雷認為,本次會議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即不僅有海內外聞名的學者來報告研究成果,還有許多學界的新銳在此次會議中發表論文。當下的佛教研究領域中,年輕一輩的學者在國際學術舞台上用多語言、多視角、多領域、多維度地進行分析研究,大力地推進了佛教研究的廣度和深度。
北京外國語大學歷史學院院長李雪濤說明,中國佛教的現代化的發展,不僅要納入整個中國的現代化進程中去看待,同時還要納入到19到20世紀的整個世界的轉換過程中去看待。中國近代佛教的研究實際上是一個雙重跨文化的研究。在這種跨文化的語境下去看,可以揭示近代中國佛教的真正價值。
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陳明表示,感謝主辦方及王頌教授團隊的努力,以及前來與會,發表學術報告的專家學者。北京大學哲學系宗教學系主任程樂松認為,很大程度上,中國化已成為現在當代中國宗教學中的一個比較重要的促進性的話題。人們討論中國化、文明交流與互鑒這兩個問題,實際是在討論一個現代性的問題,正是因為現代性,人們才會意識到佛教文化對於現代人心靈的重要性。
這次會議持續兩天,以佛教中國化和文明交流與互鑒為主題,立足於佛教傳統的多樣性及其文化共存的不同模式,探討佛教在中國歷史和文化中形成的獨特表達形式,及其在亞洲乃至全球範圍內的文化交流與文明互鑒。
照片來源:CNEWS匯流新聞網資料照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DIKE、麗寶OUTLET MALL迎母親節 可爾姿鼓勵分擔家務 嘉康利推VIVIX維可適軟糖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