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香蕉研究所近來陸續採收「牛角蕉」,外型如人的前手臂般粗大,是一般香蕉的3到4倍大,對許多旅居臺灣的中南美洲或東南亞人士,可以做為煮食蕉,搭配各種料理食用,一解思鄉之愁。 「好像是臺灣這邊的烤地瓜,跟我們那邊的當地的,又合併在一起,會覺得更好吃的感覺。」 將牛角蕉切片加糖乾煎,吃起來的味道像是包覆著薯泥的香蕉,讓來自貝里斯的助理研究員歐密爾,感覺像是回到了家鄉,因為這種香蕉富含澱粉,在貝里斯是日常的煮食蕉,而且只要吃下一根,就是一整天活力來源。 台灣香蕉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歐密爾:「我們那邊是覺得這個是,比較飽足感就很夠,只吃一個就其實,就是你可以一整天工作這樣。」 台灣香蕉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劉諺:「外表焦脆的薯泥,它的口感非常、非常綿密,然後再加上cream cheese提味,可以提出它香蕉本身自己的甜味。」 牛角蕉早年從厄瓜多引進,目前蕉研所正在篩選,較抗香蕉黃葉病的品種,未來不但可以推廣到邦交國種植,更可以協助拓展我國的國際外交。 台灣香蕉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蘇育彥:「所以我們在找這個地方,就是這個部分發展,那一方面的話可以協助邦交國,一方面提升國際外交。」 蕉研所指出,全世界約有25%的香蕉屬於煮食蕉,是許多開發中國家的主食,一旦染上香蕉黃葉病,恐怕會導致糧食危機,因此培育抗黃葉病牛角蕉品種,也是盡地球村一員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