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詐騙 新聞 mlb

無塑不在!食物測得微塑膠 吃進肚患心臟病機率恐增兩倍

藝點新聞/ 藝點新聞 2024.04.23 12:00

藝點新聞William編輯整理

最新研究顯示90%的動物性與植物性蛋白質皆檢測出含有微塑膠(Microplastic),包含牛肉、豬肉、雞胸肉、雞塊、海鮮、豆腐和植物肉等,其中含量最少前三名的是雞胸肉、豆腐與豬排。此外水果和蔬菜也可透過根部吸收微塑膠,並將這些化學物質轉移到莖、葉、種子和果實上,即使是素食者也無法避免攝入!賓州大學永續發展主任梅森(Sherri “Sam” Mason)表示:「塑膠就像我們不斷脫落的皮膚細胞一樣,塑膠也會不斷脫落成小碎片,例如當你打開用塑膠容器盛裝的沙拉時就會脫落。」

新聞圖片

▲ 最新研究顯示多種日常飲食用品皆含有微塑膠(圖/Unsplash_babikacharava)

微塑膠是微小的聚合物碎片,範圍從1微米到5毫米之間,雖然研究已在人類的肺部、母乳、血液及胎盤組織中發現了微塑膠,但針對微塑膠如何影響人體器官和功能的研究數量較少。在今年3月一項研究指出,頸動脈中存在微塑膠或奈米塑膠的人,在未來三年內患有心臟病、中風的可能性是一般人的兩倍!

其中最令人擔憂的是奈米塑膠,因為其微小的顆粒能夠侵入主要器官中的單一細胞和組織,可能導致中斷細胞過程並沉積干擾內分泌的化學物質,賓州大學永續發展主任梅森表示:「這些會干擾內分泌的化學物質是用來製造塑膠的,如果塑膠進入我們體內,就會攜帶這些化學物質,經由體內溫度將這些化學物質從塑膠中轉移,這些化學物質可以被帶到你的肝臟、腎臟和大腦,甚至穿過胎盤邊界,最終進入到胎兒體內。」不過也有一派倡議宣稱目前對於奈米和微塑膠顆粒對健康的潛在影響並未達成科學共識, 因此基於假設和推測的資訊是不必要的恐慌。

新聞圖片

▲專家建議減少使用與接觸塑膠將有益維護健康 (圖/Unsplash_exportersindia)

現今「無塑不在」的口號不是唬人的,即便是看似天然開採的粉紅粗鹽、黑鹽與海鹽都含有微塑膠,另外像是茶包、糖、蘋果、胡蘿蔔、萵苣、飲用水與米飯等日常飲食用品也都含有微塑膠,而近期備受大眾喜愛的即食飯比一般米飯的微塑膠含量高三倍之多,而在烹煮前先清洗白米有助於減少40%的塑膠汙染,也可減少米中砷含量很高的物質。

專家建議人們可透過一些措施來減少接觸塑膠,像是以玻璃、不鏽鋼、陶瓷等容器取代塑膠容器、減少塑膠製品使用(包含不使用塑膠製品進行微波加熱、穿著天然布料及購買天然材料製成的產品),以及盡可能多吃新鮮食物,避免塑膠包裝的加工食品。

延伸閱讀

熬夜失眠不能靠喝咖啡 專家建議「短而美」的午睡最有效

你的工作會增加患失智症風險? 研究顯示職業影響老年健康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