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大樂透 天氣 魷魚遊戲2

撒播原民農耕知識與飲食文化 「發芽」新書發表

台灣好報/ 2024.04.17 15:05

【記者 朱達志/花蓮 報導】農業部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為促進原民農耕知識與飲食文化調查成果之推廣與應用,出版了「發芽」一書,於4月17日辦理新書發表會,將此書回贈給受訪的5個部落,感謝部落無私的分享,並帶領族人參觀該場內的原住民作物保種圃,一同見證傳統作物種原落地發芽生生不息。

此書係來自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委託多羅滿公司進入原鄉部落與部落長者深度訪談,收錄了來自太魯閣族大同大禮部落、撒奇萊雅族撒固兒部落、阿美族砂荖部落、阿美族奇美部落以及布農族卓清部落的豐富傳統農耕智慧與文化。

本次發表會由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楊大吉場長主持,他表示在農業部的「找回原力-原鄉生態永續新農業核心技術研發與擴散」綱要計畫支持下,出版「發芽」這本書,目的在於將原住民族群長久以來累積的智慧與經驗,以書寫的形式保存下來,傳承給下ㄧ代。這些珍貴的知識傳達了對土地的敬畏,也是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基石,可作為農業永續發展的借鏡。

本書作者陳美齡老師,導讀「發芽」一書,分享田野調查的甘苦,聽著耆老神采奕奕地講述土地上耕耘的故事,深深被吸引,同時也發現種植知識與傳統智慧正在急速消失中,紀錄與保存刻不容緩,期待透過本書撒播傳統智慧與文化的種子,在部落發芽茁壯,代代延續。

活動的高潮是將「發芽」新書正式回贈給5個受訪部落,作為對族人無私分享知識的感謝。這不僅是一本書,而是作為知識的橋樑,連結過去與未來、傳統與現代。5個部落族人感謝花蓮場出書記錄下來,讓年輕的一代可以參考學習,延續祖先的傳統智慧。

發表會現場,部落族人跟大家分享更多書提及的農耕知識與飲食文化,如:高山上的農耕如何進行、傳統作物的管理方式、部落的傳統飲食、藥草的應用,小米的祭儀,山棕、藤心、箭竹的採集方式等,帶領大家ㄧ同體驗部落的生活與文化。

花蓮區農改場帶領族人參觀該場內的原住民作物保種圃,在部落踏查收集到的各種傳統作物種子,除了放在該場的種原庫保存之外,同時於該場內保種圃進行繁殖與觀察,作為食農教育的導覽解說場域,並進行種原交流。花蓮場更嘗試以科學方法找出傳統農耕知識的原理,例如:進行試驗小米、紅藜及玉米等作物共耕防鳥的傳統農耕方法。

花蓮區農改場近年陸續出版部落藏寶盒系列叢書,及本次發表的發芽-花蓮原住民農耕知識與飲食文化專刊,將部落無形的知識寶藏,用有形的方式保留下來,期望經由書籍,把部落傳統智慧的種子撒播到各個角落發芽,生生不息。(圖: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提供)

新聞圖片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