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委會長期以來致力推行公事客語,希望打造客語友善環境,甚至在立法院備質詢時,主委也多以客語答詢,不過日前卻有媒體重新編輯質詢影片,似乎有意強調立委因聽不太懂客語,造成質詢障礙,對此客委會則回應表示,當天現場備有同步口譯,不諳客語的立委也有配戴口譯機,國會殿堂溝通無礙。 站在備詢台上,不論藍綠立委用河洛語或是華語質詢,客委會主委楊長鎮用客語回應,幾乎已是常態,不過日前卻有媒體將質詢影片剪輯,似乎有意強調在國會殿堂上,立委因聽不懂客語 質詢有障礙,意外引發網友議論, CG IN,有人批評客委會,根本是在作秀,不過也有人大讚,在國會用母語回應,實踐了族群多元與尊重,當天在場立委也同樣表示尊重。 國民黨立委 牛煦庭:「我基本上願意尊重,尊重主委的決定啦,因為,當然他用這樣的方式,來彰顯客家文化的重要性,我們理解這樣子的用意,但也提醒一下,就說有時候不是客家的鄉親,不會講客語的鄉親,可能也會想要理解一些內容。」 民進黨立委 陳培瑜:「發現主委從頭到尾都用客家話講,其實我當場還滿開心的,因為站在國家語言發展法,每一個母語都是平等的,我當場第一時間真的想到這件事情耶,所以我馬上就拿起耳機開始習慣。」 事實上客委會在立法院,用客語備質詢已經三年,多數立委,對客委會實踐國家語言發展法,大多給予肯定,甚至當天楊主委一度以華語答詢,還遭到立委制止。 國民黨立委 楊瓊瓔 與 客委會主委 楊長鎮:「那個部分,就是因為我們移到伯公照護站,你講客家語我聽得懂啊,講客家語,我們這部分,我們這部分,我注意在聽啊,我就怕委員聽不懂。」 為了促進各種語言溝通無障礙,現場備有口譯機可使用,但螢幕前不熟稔客語的民眾,確實會有聽沒有懂,對此客委會強調,將會持續跟立法院溝通,擴大即時字幕服務功能的範圍。 客委會副主委 周江杰:「現在立法院的情況是,大會裡面有字幕可以讓大家,直接第一時間,可以客家語言講的內容是什麼,但是現在委員會的部分,還沒有這樣的服務,我們未來也會跟立法院來溝通。」 國立聯合大學文化觀光產業學系教授 林本炫:「客委會的做法在很多國際級的會議,跟這個全部都用這樣的做法,不是只有刻意故意在國會來為難。」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教授 鍾鎮城:「大家很少看到這種質詢,用客家話來回答,有些人認為這樣還是不尊重,其實不是,這是一種我們社會多元化的一個過程,這很重要,但是大家要有一段時間去習慣。」 《國家語言發展法》在2019年1月9日公布施行,其立法的用意主要是保障,目前各族群所使用的語言,得以傳承、復振與發展與使用,當中也明定,臺灣各族群語言一律平等,都不應遭受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