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鶴同
一年一度又清明。清明時節,我油然想起了我親愛的父親。
父親於2012年12月16日與世長辭,離開我們快12年了。
父親活到了94歲的高齡。然而,我和父親生活在一起的時光,前後算起來也只有十年光景。
我出生於 1943年初秋。小時,我在江蘇老家鄉下跟隨祖父、祖母生活,父親到上海的舅舅船上謀生,我就在鄉下跟隨叔父讀書,一直到小學畢業才到上海讀初中,和父母生活在一起。
父親在船上幹活,很少回來。有時傍晚回來,第二天天不亮就走了。父親回來,免不了帶些滷味回來,夏天有時會抱回來一只大西瓜。西瓜在冷水缸裏浸上一會,再切開,照例會給前後門的鄰居送上一塊。聽著切開西瓜清脆悅耳的聲音,看著那鮮紅鮮紅、晶瑩多汁的瓜囊,垂涎欲滴。
父親少言寡語,有一次回來顯得興高采烈的樣子,又帶回來一包滷味,外加一瓶白酒。原來他加了半級工資,是全單位二百多人中唯一的一個加上工資的人。父親身高一米七左右,因兒時私塾讀書,凳子高,桌子矮,老是扒著上課,背也駝了。即是這樣,他也能夠輕鬆地扛著200斤重的麻袋走跳板把糧食送進船艙。有一年夏天,父親睡著了,我看著他的腳底板上密密麻麻的全是沙眼,猛然想起了一幅蘇聯名畫——《伏爾加河上的縴夫》。父親風裏來,雨裏去,拉著牽繩在岸邊艱苦跋涉,為我們全家6口吃盡了苦頭。
1965年8月,我報名支邊新疆。當時父親出差在外面,後來他回家才知道這件事。晚上睡覺時,只聽他對母親說:“你膽真大,這樣大的事情都不和我商量”。過了一會,父親又說:“去那麼遠,以後想看看也看不到。”我知道父親是無比憂傷的,當時我聽了也霎時淚目。
1988年3月,我從新疆調回到江蘇老家工作,直到2003年8月退休。2000年 3月,母親於83歲那年仙逝。我退休後提議和父親一起生活,好對他有個照應,但被父親婉拒。後來,父親到了耄耋之年的2008年8月,年屆90高齡,才同意我和他住在一起。
剛去時,每天父親都要去菜場買菜。他拄著拐杖,在前面不慌不忙地慢慢地走著,也不讓我攙扶。他總是到熟悉的攤位買菜,人家都認識他,笑臉相迎。父親說,一次他買雞蛋,一共40.10元。那個攤主連一毛錢都捨不得舍去,父親說這家人家太小氣,他以後再不去她家買雞蛋了。父親總是說,量大福大造化大,有人就有錢。但凡家裏來人,父親千叮嚀萬囑咐,一定要多燒幾個菜。他總是說,居家必儉,來客必豐。
父親年輕時沒有電視,及至到老年,眼睛花了,又患有嚴重的白內障,更不能看電視了。於是,聽說書便成了他唯一的嗜好。他最愛聽評書藝術大師單田芳說書。《三國演義》《封神榜》《水滸傳》《西遊記》,他耳熟能詳,百聽不厭。有一段時間,他又迷上了《杜月笙》和《解放戰爭》。每到晚上,父親做在床邊,興致盎然地守著桌子上半導體聽他的評書,我就在台燈下看書或寫作。“各自為政”,互不干擾,悠悠然而溫馨。這讓我油然想起汪曾祺老先生的一句話:多年父子成兄弟。
我愛好文學,也喜歡爬格字,天長日久,居然還出了集子。父親看到我出的書,當然也高興,但並沒有喜形於色,只是淡淡的說,不能立德、立功,能立言能出書總是好事。
上海圖書館是我最心儀的地方。以前在外地工作,回滬深親我總要抽空去那裏“充電”“加油”。一去就是一整天。和父親住在一起,我有時也偶爾去泡上一天。但如果那天我去圖書館,必定會叫妹妹來陪父親,幫他燒燒飯,說說話。
有一天我照例去圖書館,照例叫妹妹來陪伴父親。但那天我回到家晚了,街上已是萬家燈火,家裏也燈火通明,卻空無一人,不見了父親。我急得趕忙奔下樓,大喊大叫,四處尋找。原來是天黑了,妹妹走了,我還沒回來,父親就著急摸到樓下,去找我了。他在社區的一幢樓下,站著,茫然不知所措。我趕緊攙扶著他回家。從此,我告誡自己,再不輕意離開父親。
一天下午,我去附近的銀行繳水電費。父親坐在床邊,我告訴父親,我出去一下,馬上就回來,並叫他坐著不要動。父親點頭應聲道“好”。可是冥冥之中,我來去匆匆僅僅十來分鐘,趕忙回到家,卻讓我大吃一驚:父親直條條地躺在床邊的地上。我連忙彎腰扶他起來,他卻連連說:“疼、疼……”我好不容易把他扶到床邊,又費了好大勁才讓他慢慢地側身躺下。原來他要上衛生間,不慎摔倒。我急忙打電話把妹妹叫來,又打了120救護車。待拉到醫院急症,醫生說,胯骨摔斷了,沒辦法,拉回去吧,活不到3個月……
可我總是不太相信醫生的話。父親本來一切如常,每次吃飯,不管是幹是稀,那只大海碗總要吃大半碗,怎麼可能跌一跤就被宣判了“死期”。但是,自從摔倒以後,父親臥床不起。因胯骨摔斷,劇痛難忍,都不能翻身了。久而久之,生了褥瘡,胃口也小了許多,每頓只能吃幾口粥湯。
過了兩個多月,父親便與世長辭。我潸然淚下,滿是愧疚和自責。生命是脆弱的,作為後輩,一定要善待父母,盡孝要乘早,贍養要盡心,切記: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清明時節淚紛紛。想起為我們一家老小,辛苦勞碌一生的父親,我不禁感慨萬千,淚流滿面。